战斗在狼牙山
葛振林,“狼牙山五壮士”之一。1941年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某部第七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七连决定留下第六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及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当手榴弹、子弹全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悬崖。葛振林和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战斗在狼牙山
我今年78岁了。每当想起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时,我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那悲壮的战斗历程就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我的老家在河北曲阳县。我8岁失去了母亲,从小给地主干活,受尽了压迫和剥削。1937年4月,我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投身革命,斗地主,斗恶霸。后来八路军来到我们村,帮助我们成立了各种组织,我便当上了民兵队长,带领民兵减租减息,征粮运粮,拥军优属,支援前线。1938年2月,我参加了八路军,被分配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直接投入反抗法西斯、打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在抗战期间,我曾参加过宋城、阜平、东庄、大龙华、黄土岭、南坡头、狼牙山、百团大战争等大小几十次战斗。
1941年8月,华北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调集10余万兵力,对我晋察冀根据地实施规模空前的大扫荡,进攻狼牙山地区的日伪军是由敌酋旅团长高见指挥的部队。
狼牙山因其峰峦状似狼牙而得名,地势险要,是晋察冀边区的东线大门。它不仅在军事上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我根据地的仓库,山上存放着许多弹药、装备和粮食。
9月23日,我们团长接到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的通报,得知正在扫荡的敌人,对狼牙山周围可能有大的行动。他便立即进行部署。当时,团主力调出去保卫军区机关了,留在狼牙山只有我们七连和部分民兵。我们驻扎在林泉,连长刘福山和指导员蔡展鹏接到要保卫狼牙山的命令后,立即集合部队出发。
9月24日凌晨,3500多名日军,带领着伪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向狼牙山包抄。被合围在狼牙山上的地方党政机关干部和周围村庄的群众达三四万人。团长部署我们七连担任后卫,掩护党政机关和群众突围,等大家安全转移后,留下一个班拖住敌人,最后转移。
我们班长马宝玉得知这一消息,便跑去找指导员求战,要求把最后拖住敌人的任务交给我们。连长和指导员一商量,同意了我们的请求。当时,我们班除因伤病住院的同志外,只剩下五人:班长马宝玉,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还有我。我是副班长。
24日午夜,团长接到杨成武司令员命令:“敌人口子已开,马上突围。”
眨眼工夫,在清冷的月光下,三四万名干部和群众由部队掩护着,井然有序地顺着盘陀路,悄悄地向碾子台方向转移。
团长临走时,特地看望了我们班,并对我们说:“突围的队伍和连主力能不能安全地跳出包围圈,全看你们能不能把敌人死死拖住。从现在起,你们一个人要对付敌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如果你们充分利用狼牙山的天险和改造过的地形,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就一定能完成任务。”
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请首长放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