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日军的“铁壁合围”

作者:曾思玉    发布时间:2015-10-19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铁壁合围,是日军侵华期间使用的大部队严密交互包围的战法。《刘伯承军事文选?反对敌人大“扫荡”的战术指示》指出:“敌人将以此种并列纵队造成‘铁壁合围’,企图把我军包围缩小在狭小地区而消灭之。”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委员的曾思玉,回顾了1942年9月八路军打破日军“铁壁合围”的经过。

 

突破日军的“铁壁合围”

 

1942年9月,我一一五师教三旅抽调第七、八、九团的第一连和班长训练队参加比赛,考核青纱帐期间部队的军事、政治、体育、文化训练成果,并观摩了王正南训练科长的体育表演。

秋收季节,常是日军进行大扫荡的时候。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民也正在紧张地快收、快打、快藏,坚壁清野,准备反“扫荡”。

日军以驻兖州的三十二师团和驻邯郸、新乡的三十五师团为主力,并配属了驻开封的骑兵第四旅团、驻聊城的骑兵联队,出动坦克30余辆、汽车400余辆、飞机10余架,另外还纠集了周围17个县的伪军共3万余人,向我濮县、范县、观城中心区进行秋季大扫荡,采取“铁壁合围”的战术,企图摧毁我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消灭我有生力量。

9月26日,我和第八团参谋长王晓同志,率领第七、八团的第一连和两个班训练队,从鄄城以北的大石庄出发,黄昏前到达郓城以北的李楼宿营,准备召集当地党政军有关同志开会,布置秋季征粮任务。黄昏前部队刚刚到达宿营地,就得到了郓城北的侯集据点敌人增兵的情报。顿时,我脑子里就反复思索起来:日寇的秋季大扫荡这就开始了吗?我怀着这个疑问,随即同第八团参谋长王晓同志进行研究,便作出紧急布置。由王晓立即通知部队加强警戒,干部严格查哨,监视敌人的行动。

9月27日拂晓前,大约3点钟左右,王晓同志走进我的住处,急促地喊道:“曾政委、曾政委,村南面野外发现敌人!”我从睡梦中惊醒,急问:“是日本鬼子还是伪军?”王晓同志说:“侦察员还没有弄清楚,正在那里继续监视敌人的行动呢!”我果断地说:“通知部队马上起床,不要喧哗,要肃静,迅速到村西打谷场上集合,准备战斗!”我又同王晓同志说:“走,我们到村南头去听一听敌人的动静。”这时,正南、东南和西南方向,远近的村庄里都传来了狂乱的狗吠声。我判断:有敌情!敌人可能在行动了,而且距此地不远。此时,正前方有一个人影跑过来,通讯参谋王杰低声问道:“谁?”来人低声回答:“王参谋,政委在哪里?”未等王参谋回话,我急切地喊道:“小李快过来!”侦察员小李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报告:“政委,在南面三四里的坟堆里,发现有日本鬼子趴着”。我问:“情况确实吗?”小李肯定地回答说:“确实是日本鬼子,我们在道沟旁边大麻籽棵里还听到鬼子咿哩哇啦的说话声音呢。”我立即说:“那好,你们回去找到王班长和小刘,继续监视鬼子的行动,注意和我们保持联系,有新情况立即向我报告。”

在这种情况下,既然不可能马上弄清敌情,当然也不可能在这种不利的地形条件下仓促同敌人作战。最好的办法是在拂晓前,争取时间把部队转移到黄河以北(黄河改道后,旧河床变成了沙滩),等天亮察明敌情后,再决定如何行动。于是我带领部队悄悄地离开了李楼,转移到黄河故道以北沙滩上的一个无名小村集结待命,战士们非常乐观和自豪风趣地吟着:“黄河两岸渡春秋,不灭鬼子莫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