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决策【2】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19   
分享到 :

军情紧急,压力巨大,决策异常艰难。是否出兵入朝作战,中共中央的决策经历了一个从考虑出兵,到暂缓出兵,再到最终决定出兵的过程。10月2日,毛泽东亲自草拟了一份长电报回复斯大林前一天的来电,内容是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并说明援朝的必要性、初步的战略设想和对参战前景的估计。然而,这份对志愿军入朝作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电报并未送交苏联方面。这是因为在当天下午召开的书记处会议上,对出兵的问题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拟好的电稿被搁置下来。会后,毛泽东召见苏联大使罗申,让他向斯大林转呈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的意见:现在派遣志愿军援助朝鲜可能会承担极其严重的后果,中共中央的许多同志认为对此表示谨慎是必要的,目前最好克制一下,暂不出军队,同时积极准备力量。毛泽东还特别说明:“我们将召开一次党中央会议,中央各部门负责同志都要出席。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作出最后决定,这是我们的初步电报。”由于事关重大,他要求立即派遣周恩来和林彪赴苏直接同斯大林磋商。10月4日和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会上充分发扬民主,与会者经过慎重讨论,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最后取得一致的认识,作出了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斗争的决定。

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认为,尽管存在着严重困难,出兵还是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如果让美国侵略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压到鸭绿江边,我国将难以安定地从事建设,而且放任美国侵略军这样恣意践踏世界和平、欺凌友邦,于中国、于东方各国都极为不利。我军出战也存在着取得胜利的可能性。我们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士气旺盛;我军兵源充足,一贯能够以劣势装备战胜装备优良的敌人,有丰富的战争经验、灵活的战略战术和不怕牺牲、不畏艰苦的勇敢作战精神;战场背靠我国东北,后勤支持近便;而美军虽然武器先进,但兵力分散,补给线长,战斗意志不强。

关于参战的前景,毛泽东指出,必须从战略上作好两种准备:第一,既然决定出兵到朝鲜和美国人作战,就力求“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第二,既然中美两军将在朝鲜境内交战,“就要准备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就要准备美国至少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沿海地带。”他估计:“最不利的情况是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不能大量歼灭美国军队,两军相持成为僵局,而美国又已和中国公开进入战争状态,使中国现在已经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归于破坏,并引起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一部分人民对我们不满。”在准备应付最不利局面的同时,中共中央也估计到,由于中苏同盟的存在,如果美国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就会变为全面战争,变为世界大战,但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并不很大。中国出兵顶住美国的进攻势头,挫其锐气,就可能使战争局部化,然后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正如周恩来稍后指出的:“美帝国主义用武力压迫别国人民,我们要使它压不下来,给它以挫折,让它知难而退,然后可以解决问题。我们是有节制的,假如敌人知难而退,就可以在联合国内或联合国外谈判解决问题,因为我们是要和平不要战争的。”

在中共中央决策期间,出兵的准备工作一直在紧张地进行着。10月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商议部署志愿军入朝作战事宜。为统一思想,贯彻中央决策,他强调指出:现在不是我们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敌人逼着我们非打不可。朝鲜政府一再要求我们出兵援助,我们怎能见死不救呢?党中央、毛主席决心已定,因此现在不是考虑出不出兵的问题,而是考虑出兵后如何去争取胜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