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和朝鲜战局的稳定【2】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19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在遭到连续两次沉重打击后,“联合国军”营垒内部意见分歧,士气低落。英、法等国主张在三八线停下来,谋求通过谈判结束战争;美国为稳住阵脚,被迫同意讨论停火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指出:“目前美英各国正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据此,1950年12月底至1951年1月上旬,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发起第三次战役,一举突破敌人在三八线的设防,将战线向南推进80至110公里,占领了汉城,迫使“联合国军”后撤至北纬37度线附近地区。此役共歼敌1.9万余人。这一仗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的震撼。嗣后,志愿军主力后撤进行休整,准备春季攻势,只留少数部队在第一线担负警戒任务。

1951年1月下旬,“联合国军”乘志愿军连续作战、极度疲劳、运输线延长、补给困难之机,集结兵力23万余人,以大量飞机、坦克、火炮支援,在200公里宽的战线上发起全线反扑。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即停止休整,同朝鲜人民军共同进行第四次战役。中朝军队采取坚守防御、战役反击和运动防御等多种作战样式,把运动战与阵地战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予敌以大量杀伤后,主动撤离汉城,在向北转移中继续抗击敌人。至4月下旬,终于制止了敌人的进攻,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整个第四次战役,是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但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与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奋战,从被动中争取了主动。这次战役共歼灭敌人7.8万余人,数量超过前三次战役的总和。其中,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自身伤亡4.2万余人。根据“联合国军”在战场上遭到打击时撤退快,尔后转入反扑也快,致使志愿军没有时间进行休整的情况,中央军委于2月上旬决定增派志愿军入朝,实行轮番作战的方针。参加轮番作战的第二批部队迅速集结,开赴第一线作战。

4月初,志愿军总部根据种种迹象判断:“联合国军”进占三八线以后,很可能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企图再次以两面夹击的战法,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一线。为夺取战争主动权,中朝军队于4月下旬发起第五次战役,先后在西线和东线进行两个阶段的进攻作战。取得胜利后,主力向北转移准备休整时,对敌情估计不足,转移部署不够周密,在“联合国军”趁机快速反扑时,一度陷于被动地位,志愿军一个师遭受重大损失。中朝军队随即展开全线阻击,至6月上旬将敌阻止于三八线附近地区。第五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中朝军队共投入11个军和4个军团的兵力,“联合国军”投入几乎所有地面部队并有大量航空兵部队的支援。交战双方兵力都在百万左右,展开了连续50天的激烈战斗。中朝军队歼敌8.2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6.7万余人,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在此次战役中,志愿军自身战斗减员为7.5万余人。此后,敌我双方均转入战略防御。

从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紧密配合,历时七个多月,连续进行五次大的战役,共歼敌23万余人,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