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日本右翼的战时“建设东北”论【2】

作者:孙瑜    发布时间:2015-12-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 :

其三,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战时经济成为东北经济后续发展的桎梏之一。整个伪满时期,日本一直处于对外侵略扩张状态,战争资源消耗巨大。为了攫取更多战争资源,日本根本无暇考虑东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利用。曾任伪满洲国总务厅次长的古海忠之战后曾供认:“对抚顺煤每年强行破坏性的采掘,走上了逐年减产的道路。”由于日本的野蛮开采,只追求产量,不顾及中国工人死活,导致塌方、瓦斯爆炸事件频仍。这一方面造成中国工人大量死亡,另一方面也严重破坏了环境,给新中国的资源开发带来困难。再如,日本统治东北期间对森林乱砍滥伐,仅在1936—1938年间各营林署就生产木材653万立方米,而对成林扶育采伐、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基本没有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之所以宣扬“建设东北”论,原因之一是日方常以这一时期东北工业膨胀的数据为支撑,却对工矿业掠夺的详细情况避而不谈。坦言之,后者也是我方研究的薄弱之处,事实上却是彻底解决问题的锁钥所在。因此,学界当以此为鉴,深化和拓展该领域研究。

总之,日本右翼以掩耳盗铃的态度评价孤立的历史片段,忽略了东北工业冒进内在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规律,这种错误的历史观于本国有害,于他国不利,于历史而言更是不负责任的。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伪满时期东北工业体系殖民地化研究”负责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