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2】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而作

原标题: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作者:朱佳木    发布时间:2016-06-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 :

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

民主是相对专制而言的政治制度,但同样实行民主制的国家,对民主的理解和实践却大相径庭。马克思主义导师在谈论民主时,总是把它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民主实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民主。而资产阶级为了模糊民主的阶级性质,则把是否进行多党竞选、轮流执政,是否实行三权分立和制衡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民主的标准。所谓社会主义国家“不民主”、“专制”的说法,就是用这个标准衡量的产物。

选举当然是民主的一种形式,但选举并不等于就是民主,尤其不等于真正的实质的民主。同样是选举,由于对选举权有不同的规定,其广泛性会有很大差别。例如,西方国家在相当长时期内就对选举权作过诸如财产、性别、族裔、居住时间等等的限制。正因为如此,二战前的苏联和二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曾被世人普遍认为是民主国家,而西方国家则是反民主的国家。只是后来西方国家在国内人民争取民主权利的持续斗争下,逐渐放宽了选举权上的种种限制,这才回过头来以所谓实行 “一党专制”为由,攻击社会主义国家“不民主”。

另外,选举也有各种形式,比如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等。究竟采用哪种形式,与国家大小、人口多少、选举内容等等都有关系。因此,只把西方选举形式作为判定民主与否的标准,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选举“不民主”,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其实,即使在西方国家,选举至今也有直接、间接之分。

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民主的本质不同,在实现形式上也必然会有所不同。社会主义民主即人民民主,是多数人的真正的民主,是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新型民主。这种民主要使占人口多数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国家的法律、制度、政策、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和保证,首先必须使代表多数人利益的政党牢固地执掌政权,而共产党正是这种“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共产党宣言》)。尤其在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始就既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又是中华民族先锋队。只要站在多数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就不能不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真正体现和重要保障,而且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首要实现形式。除此之外,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中还包括执政党与各界代表的协商,各级领导人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意见,设立党和政府接待群众上访的制度等等。因此,社会主义的民主形式中绝不仅仅只有选举。然而,无论形式有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党的领导。近几年湖南衡阳、四川南充等地发生的拉票贿选案件,都从反面说明,如果削弱或破坏了党的领导作用,由少数人用金钱搞暗箱操作,即使进行选举,照样不会有真正的民主,相反只会使民主变味、走样,成为向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挑战。

用金钱操纵选举,是由资本主义民主本质决定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认清了这种民主的虚伪性,就连西方国家一些良知未泯的政治家、学者也开始承认,在他们那里的总统、议会等等选举中,真正起作用的是金钱。例如,美国前总统卡特就说:“美国只有寡头政治,无限制的政治贿选成为提名总统候选人或当选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州长、参议员和国会成员的情况也是如此。”参加今年美国总统竞选的候选人伯尼·桑德斯也说:“有些人认为国会控制着华尔街,然而真相是华尔街控制着国会。”在这种情况下还硬要把西方选举民主拿来作为评判其他国家是否民主的“普世价值”,岂不贻笑大方。

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归根结底由这个国家实行的经济制度所决定,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而不实行多党轮流执政,军队由共产党绝对领导而不搞“非党化”、“国家化”,这一切最深刻的根源都在于中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这种经济制度决定了在我国,人民内部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并且不允许任何势力破坏这种利益的根本一致性。所以,建立在这种经济制度之上并为之服务的政治制度,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其政党制度也只能是由代表最大多数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

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要实行多党竞选、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同样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资本主义实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在这种制度下,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内部必然分为不同的利益集团。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实行多党制和多党轮流执政,而不能搞一党执政。否则,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就会缺少自己的政治代表者,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就会缺少平等上台的机会。同样,这一制度也决定了其军队只能国家化,而不能由哪一个政党单独领导。否则,多党轮流执政就难以实行。然而,这些不同利益集团毕竟同属于资产阶级,因此,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归根结底都是资产阶级的政党。西方国家中的资产阶级政党之间虽有利益之争,但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压制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抗、保证西方发达国家始终主导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等方面,彼此又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一党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教授就说:“不管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掌权,结果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军队的所谓“国家化”并没有改变其由资产阶级政党绝对领导和其为资产阶级专政工具的本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当然也会有不同利益的矛盾。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决定了这种矛盾是受到限制的,就是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内部的矛盾仍然不允许发展到根本利害冲突的程度,不允许有与人民根本利益相对立的利益集团存在,不需要有代表特殊利益集团的政党出来和代表最大多数人民整体利益的共产党之间相互竞争、轮流执政。既然如此,军队当然也必须由而且只能由中国共产党一党绝对领导。否则,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会被架空,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无法得到维护。尤其当社会主义国家还处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科技、军事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邓小平指出:“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本身的力量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肯定弱于资本主义,不靠专政就抵制不住资本主义的进攻。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叫人民民主专政。” 而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要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这不仅不妨碍国家政治体制的运行、影响军队的国防军性质,相反,是保证最大多数人民整体利益不受侵犯、党和人民内部的团结统一不被破坏、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不遭到威胁的重要条件。国内外敌对势力之所以起劲鼓噪我们的军队、政法机关要“非党化”、“国家化”,其根本原因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