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七大的地缘战略:背景、生成及分析【4】

作者:王志刚    发布时间:2015-09-02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分享到 :

四、结论:对于中共七大地缘战略的评价

纵观中共七大地缘战略的形成背景、过程、内容及总体格局中的各种相关制约因素,并结合抗战后期及战后中国革命的历程,可以看到,中共七大的地缘战略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具有鲜明的自主性。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集体逐渐走向成熟,并实现了对中国革命独立自主的领导。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共七大的地缘战略决策和执行环节都体现出鲜明的自主性。在革命目标和任务上,中共一再号召全党要有志向,准备胜利,要团结起来,不怕困难和曲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奋斗到底。在处理外部关系上,中共更是强调要把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的利益置于优先地位,绝不因为寻求外来支持和援助而在原则问题上做出妥协和退让。无论是在对待具有共同意识形态基础的苏联时,还是在对待拥有独一无二强大实力的全球性强国美国时,中共都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倾向。而正是这种鲜明的自主性,使得中共在制定和推行战略时能够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有效提升了战略成功的可能性。

第二,具有杰出的前瞻性。

对一个政治行为体而言,地缘战略的制定过程,也是一个对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地缘战略问题作出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过程。而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否合理,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尺就是在战略问题的把握上是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抗战临近结束时,由于国际、国内各种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中共所处的战略环境空前复杂,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变局也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下,中共的地缘战略显示了杰出的前瞻性。这种前瞻性不仅表现在对国际、国内总体格局的走向具有准确的认识,而且表现在对各种政治力量可能的动向具有一定的预判和把握能力,从而避免了在重大问题上措手不及或无从应对。即使是出现抗战末期日军迅速失败,沦陷区内美、蒋、日、汪合流的突变形势,以及美、苏联合干预中国革命的不利局面,对于中共来说,这些仍然属于七大战略规划中的最坏预计,因而也就能迅速作出战略调整和合理应对,并最终度过危机。而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中共七大战略对国共力量对比、中国革命前景等方面的预判相当准确,充分体现了中共的战略眼光。

第三,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衡量一个战略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主要是看其关于执行环节的内容是否具有灵活性,包括实施战略的手段及途径、阶段与步骤等。从这个方面衡量,中共七大的地缘战略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以如何处理国共关系为例,中共既考虑了通过政治谈判和党派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政治解决途径,又考虑了开展武装斗争,并通过组建中国人民解放联合会最终成立人民政府的军事解决途径。而在联合政府的问题上,中共又考虑了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中共不交军队,但参加政府;第二种是“以蒋介石为首,形式是民主,承认解放区,实质仍是蒋介石的独裁政府”;第三种是以中共为中心的政府。 (参见《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第102—103页。)

正是由于在执行环节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中共七大的地缘战略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不仅成为指导抗战末期、战后初期,乃至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各阶段具体战略方针和政策的基础,而且表现出一种大战略特有的宏观驾驭能力和丰富内涵。

(本文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研究员北京10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