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联部的对越工作【3】

作者:洪左君    发布时间:2016-04-26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对越南工作的显著成果

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顾问团的努力工作下,50年代初期对越南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就是帮助越南人民打败了法国侵略者,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央的正确指导思想是对越南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1950年7月,毛主席曾指示陈赓“在越南应帮助他们打几个仗,打开一个相当局面”。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越北解放区被法军分割包围,整个中越边界线也被法军严密封锁,中国援越物资和中越双方人员往来严重受阻。例如,1950年初胡志明主席来中国,在越南境内徒步走了17天才到达中国边境。越南党考虑到,首先必须打破法军的封锁,才能有效地接受中国的援助,为抗法胜利创造有利条件。他们决定先拔除同广西接壤地段的法军据点,打开连接中国的通道。军事顾问团赞同越方的决定,并在对部队进行短暂的整训后,协助越方于1950年9月中旬发动了边界战役。这个战役历时一个月,歼敌8000余人,打通了700多公里长的边界线。越南在这个战役投入了2万多兵力,是抗法战争以来打的一次最大的仗。这次战役的胜利大大提高了越南军队的战斗力,增强了越南军民抗法战争必胜的信心,为解放整个越南北部奠定了基础。陈赓同志完成任务后于同年11月初回国。

边界战役是我们党首次协助兄弟国家打的第一个胜仗,赢得了越南党对我们党的信任。胡志明在1951年2月举行的党的二大上作的政治报告中说:“由于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条件,使越南革命受到中国革命很大影响。而越南革命应该学而且已经学到了中国革命的许多经验。由于中国革命经验,由于毛泽东思想,使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主义。由此我们已取得许多胜利。”二大通过的党章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并列,作为越南“党的思想基础和一切行动的指针”。

军事顾问团在边界战役之后,用两年半多一点的时间,一面帮助越南整训、扩建部队,在政治思想教育、作战训练、后勤保障供应等各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必要的规章制度,以加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另一面协助越南在北部平原、西北部和老挝北部组织了6次规模较大的战役,解放了大部分地区。法军被迫龟缩到两个地方,一个是河内到海防两大城市及其周围的地区,另一个是西北通往老挝的战略要地奠边府。胡志明主席同我党商定后,决定一鼓作气,攻打奠边府。1953年12月越南军队对奠边府进行合围,1954年3月以4万多绝对优势兵力发起总攻,到5月7日,解放了奠边府,全歼守敌16000多人。至此,军事顾问团实现了毛主席关于帮助越南“打开一个相当局面”的指示。法国看到大势已去,被迫于5月8日坐到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谈判桌来,并于7月21日签订一系列协议,停止侵略战争,撤退在印度支那三国的军队,“保证尊重”越南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越南人民八年抗法战争胜利结束。

政治顾问团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保证抗法战争的顺利进行直至取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越南的抗法战争实质上是一场民族民主革命,对越南来说,如何彻底发动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支援这场战争是十分重要的。土改问题便被提到议事日程来。1952年10月,胡志明主席去莫斯科参加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斯大林和少奇同志同他一起商讨越南土改问题。1953年土改在越南全面铺开,并于1956年完成,将81万公顷土地分给了2104000户农民。越党中央认为土改胜利“具有战略意义”。

越南在抗法头几年中,对财经工作未制定一套适合于战时环境的税收政策,例如对农民只规定收土地税和公粮(每人10公斤稻谷)两种税,但实际上农民还要负担地方上各种自筹的捐献、摊派,名目繁多,征敛次数无限,一方面是农民负担不轻,另一方面则国家收入不多。这样一来政府收入不能保证战争的需要,国家财政赤字靠印发钞票来解决。结果造成货币贬值,物价高涨,市场不稳定。从1951年开始,政治顾问团协助越南整顿财经工作,制定了一套合理负担的农业税和工商业税收政策,为政府收入广辟财源,扭转了财经工作存在的困难局面,有力地支持了长期抗战。

此外,政治顾问团还协助越南在党建、统战、公安、交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些工作对保证越南抗战取得胜利都起了重大作用。

1954年停战后,顾问还协助越南制定接收大城市的各项政策,使大城市的接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1954年8月,越南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副总理范文同在一次公开讲话中全面评价了中国对越南援助所取得的累累成果。他说:“在8年抗战中,越南人民得到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热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又是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第一个国家,其后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在各方面就更加密切。我们学习了中国武装斗争与人民战争的经验,民主改革与土地改革的经验,抗战时期财经工作的经验等等。我们把极其宝贵的中国经验与越南抗战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在军事方面的巨大胜利,获得了土地改革、财经工作和其他方面的显著成绩。”他还说,出席日内瓦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对会议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促使会议克服了一切障碍,终而达成了协议,使越南争取到和平。

回顾中越两党交往的历史,50年代初期可以说是两党友好关系处于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至今仍为中越两国人民所铭记。越南惟一健在的老一辈领导人武元甲大将1989年5月在纪念奠边府大捷35周年接受越南记者采访时,仍念念不忘当年同中国的亲密交往。他说,那时“中国在我们身旁,从物质上和经验方面尽心尽意地帮助了我们。中国同志真诚地向我们提出意见、建议,总的来说,他们尊重我们,一切事情都由我们作出决定。”

胡志明主席在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时曾发表一封《致华侨兄弟书》,论述了中越两个民族数千年来的密切关系,并指出:“中越原是一家人,让我们更加亲密地携起手来。”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今天回顾上一世纪50年代初期中越的亲密关系,以及后来这种关系的发展,完全印证了胡主席这句话的真谛。

             (摘自:欧阳淞 曲青山主编:《红色往事:党史人物忆党史》,济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