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叶剑英的“争”与“不争”【3】

原标题:长征中叶剑英的“争”与“不争”
作者:汤家玉    发布时间:2016-07-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分享到 :

为革命胜利而“争”

1935年7月22日,中革军委决定,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徐向前为总指挥,陈昌浩为政治委员。应张国焘要求,中革军委任命叶剑英为参谋长。张国焘此举意在拉拢叶剑英,因为叶剑英与张国焘都有留苏的经历,在工作中也有过接触,叶剑英对张国焘的指挥才能是认可的。叶剑英超群的军事指挥才华,张国焘也是非常欣赏的,有意重用叶剑英。在叶剑英到红四方面军工作后,逐渐识破了张国焘的野心。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时,红一方面军不到2万人,而红四方面军有8万之众。张国焘自恃实力强大,野心膨胀起来,企图夺取红军的最高领导权,怂恿陈昌浩向中央提出,由张国焘担任中革军委主席。张国焘还不断以各种理由,一再拒绝执行中央指示,顽固坚持南下。叶剑英认为,从全国看,华北事变后,日军步步进逼,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全国人民坚决要求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抗日民主运动出现新的高涨局面,华北已经成为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党和红军北上开辟根据地,可以领导和推动全国的抗日民主运动,也有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红军如果南下,必然受到国民党强大势力的打击与挤压,没有前途,必然失败。因此,叶剑英坚决拥护和执行党中央的北上抗日方针,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叶剑英在语言上和张国焘“不争”,不搞公开、激烈的对抗,用委婉的方式向张国焘提建议,用实际行动与张国焘“争”。他利用一切机会,向红四方面军广大将士宣传党中央的正确决策,教育大家认识和抵制张国焘的错误路线。但张国焘拒不接受叶剑英等人的正确意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于发展到公开对抗中央的程度。1935年9月9日,张国焘背着中央,向陈昌浩发出密电,命令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阴谋用武力危害中央。叶剑英接到这份密电后,立即把这封电报交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当机立断,率一、三军团迅速离开巴西,脱离危险区域。对于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叶剑英曾回忆说:

大概在1935年9月上旬,我们到了巴西一带一个叫潘州的村子里。我和徐向前、陈昌浩同住在一间喇嘛庙里。中央机关和毛主席他们也住在附近。张国焘率左路军到了阿坝,就不走了,不愿再北进。中央多次催他北上,他就是不干。他还阻止陈昌浩等人北上。我们在巴西那一带等他。

9号那天,前敌总指挥部开会,新任总政治部主任陈昌浩讲话。他正讲得兴高采烈的时候,译电员进来,把一份电报交给了我,是张国焘发来的,语气很强硬。我觉得这是大事情,应该马上报告毛主席。我心里很着急,但表面上仍很沉着,把电报装进口袋里。过了一个时候,悄悄出去,飞跑去找毛主席。他看完电报后很紧张,从口袋里拿出一根很短的铅笔和一张卷烟纸,迅速把电报内容记了下来。然后对我说:“你赶紧先回去,不要让他们发现你到这来了。”我赶忙跑回去,会还没有开完,陈昌浩还在讲话,我把电报交回给他,没有出娄子。那个时候,中央要赶快离开,否则会出危险。到哪里去呢?离开四方面军到三军团去,依靠彭德怀。

形势危如累卵。毛泽东同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王稼祥等举行紧急会议,当机立断,决定率红一、三军团迅速脱离险区,立即北上。在危急时刻,叶剑英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革命。他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毛主席提议上三军团开政治局会议,他们临走的时候,张闻天和博古找到我,对我说,‘老叶,你要走啊,这里危险。’我知道有危险。但是我想,军委直属队还在这里。我一走,整个直属队就带不出来了。我要等直属队走后才能走。我对他们说:我不能走,你们先走吧。如果我一走,恐怕大家都走不了啦。我以后会来的。”经过思考,叶剑英设计了一条妙计,利用张国焘要部队南下的电报脱身。他假装执行张国焘南下的指示,通知各个直属队找地方打粮食,限十天之内把粮食准备好。然后秘密到军委直属队找负责人开会,与李维汉、杨尚昆、李克农、萧向荣等商定,于次日凌晨两点离开红四方面军,与中央汇合。他带着当时全军唯一的一张甘肃全图,领着部队悄悄地离开了张国焘控制的部队,赶上了中央,一同向俄界进发。

张国焘恼羞成怒,公然分裂党和红军,另立中央,并通令对叶剑英“免职查办”。叶剑英知道这个消息,一笑了之。他根本就不屑与张国焘这样的野心家去争什么。

关键时刻,叶剑英“一剑封喉”,及时揭露了张国焘妄图危害中央和分裂红军的阴谋,巧妙地率领军委直属队北上,使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脱离险境。毛泽东曾多次提到这件事,高度赞扬叶剑英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叶剑英在“不争”中果断相“争”,避免了党和红军的分裂,保护了党中央,深刻地影响了党和红军的命运。

1935年9月12日,红一、三军团改编为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林彪任副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兼第三纵队司令员,王稼祥、杨尚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叶剑英协助毛泽东、彭德怀指挥作战,相继攻克天险腊子口,占领甘南的哈达铺。一天,叶剑英看到部队缴来的一张国民党报纸,上面有一条报道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红军的消息。从消息中可以看出,刘志丹的部队不少,根据地也不小,而且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当时,红军的最终落脚点尚未正式确定,俄界会议只是决定,北上红军经过甘东北,以游击战争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的帮助,在接近苏联的地区创造一个根据地,并没有解决红军长征的终点问题。叶剑英灵机一动,对总政治部的白军工作部部长贾拓夫说:“拓夫,你看看这篇报道,刘志丹在陕北搞革命,他们的根据地还不小,力量也可观,你是陕北人,一定晓得陕北的情况,快讲给我听听。现在我们三个方面军在原来的根据地都待不住了,长征了。刘志丹还能在原地坚持,说明陕北的群众是好的,没有群众基础不可能做到。红军的力量也不小,我们到他那里去吧!你看怎样?”贾拓夫也十分赞成叶剑英的意见。叶剑英随后向党中央、毛泽东建议,红军到陕北去,和刘志丹的部队会师,开辟陕北革命根据地。此时,毛泽东也从各种报纸上关注到了这些消息,接受了叶剑英的这一意见。9月28日,中央政治局在榜罗镇召开会议,正式决定,陕甘支队进至陕北。10月19日,党中央和毛泽东率领的陕甘支队到达陕甘苏区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红一方面军胜利结束了历时一年的长征。

在长征中,叶剑英有所“争”,又有所“不争”。“争”,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立场与牺牲精神;“不争”,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人格与宏伟抱负。无论是“争”还是“不争”,都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战胜各种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胜利完成长征的秘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