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千萬不能丟掉“中國特色”

作者:金沖及    發布時間:2013-05-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到 :

【原題】:不能走老路,也不能走邪路

[摘要]學習和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做好各項具體工作,要緊緊抓住“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主線。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由兩層意思組成:一是社會主義,一是中國特色。丟掉了“中國特色”,就會“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丟掉了“社會主義”,就會“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我們黨長期以來的一貫信念,也是黨的十八大再次強調的基本結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學習十八大報告必須抓住它的主線。他說:“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貫穿黨的十八大報告的一條主線。我們要緊緊抓住這條主線,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點、著力點、落腳點,隻有這樣,才能把黨的十八大精神學得更加深入、領會得更加透徹、貫徹得更加自覺。”(習近平:《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人民日報》2012年11月19日。)

這是一個提綱挈領的重要論斷。為了更好地理解它,不妨提出一個問題來思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上提出來的,到現在已經30年了。30年來,黨中央始終高舉這面旗幟來統率我們的一切工作。為什麼到了今天,在學習和貫徹十八大精神時,依然要把聚焦點、著力點、落腳點放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點上,強調要緊緊抓住這條主線呢?我想有幾個原因。

首先,舉什麼旗,走什麼路,這是個根本問題。我們黨今天高舉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面旗幟,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對方方面面的具體工作,衡量它的是非得失時,標准隻有一個:就是看它是不是符合、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主線。各項具體工作,要是忘記或者偏離了這條主線,就會迷失方向,甚至誤入歧途。十八大報告的內容極為豐富,如果在學習時隻把注意力分散地、甚至枝枝節節地放在這項或那項具體工作上,而不是透過這些具體工作更好地領會黨是怎樣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開拓前進的,那就不能說是真正學好了十八大報告。

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要堅持,而且要發展。怎樣發展?隻能從實踐中發展。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比它剛提出來時更加豐富了。黨的十八大提出了許多新的內容,例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其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八條基本要求,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是緊緊扣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命題來談的,從而豐富了它的內容。因此,學習和貫徹十八大精神,最重要的也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應該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還有一點也十分重要:雖然30年過去了,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看法並非已經完全取得了一致。當前思想領域內確實仍可看到某些離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言論,值得我們警惕。例如,有的人把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現狀稱為“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這不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改革開放,走回到老路上去嗎?有的人離開中國的實際國情,一味鼓吹搬用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模式,那樣就會一步一步走向西化,而走上邪路。還有的人也講社會主義,卻淡化或不願意談共同富裕這個目標,這恰恰抽掉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十八大報告中有兩句很引人注目的話:“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這裡顯然有著鮮明的現實針對性。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由兩層意思組成:一是社會主義,一是中國特色。

大家都知道,鄧小平的巨大歷史功績是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