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毛主席重上井岡山日記【3】
5月26日 晴
毛主席起床后,吃過飯,在住地附近散步。一面走在山路上觀看對面群山變幻不定的白雲,一面向陪同他散步的井岡山管理局的負責同志詢問井岡山的建設情況。
毛主席說:“我這次回井岡山來看看,感到井岡山的變化很大。修了公路,通了汽車,解決了上山難的問題。”
井岡山管理局的同志說:“現在進出井岡山建了兩條公路。一條是由黃洋界到寧岡、永新﹔一條由拿山、泰和去吉安。還准備再建一條,由井岡山到遂川,這條路正在修建。”
毛主席又問:“井岡山現在建有博物館、紀念碑,還有這樣好的賓館,來客多不多?”
井岡山管理局的同志說:“不少。特別是天氣熱的時候,來井岡山參觀的人很多。”
毛主席說:“土地革命時期,我們在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起紅色政權,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燎原之火。井岡山的斗爭,指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新方向。當時有人提出井岡山的紅旗究竟能打多久的疑問?我們以實踐回答了這個問題,堅持了井岡山的革命斗爭。井岡山革命斗爭的勝利,開辟了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斗爭的實踐,被中國革命的歷史証明是正確的。中國革命如果沒有這些根據地做后盾,就不可能取得全國的革命勝利。革命成功是多少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你們應該利用井岡山革命的這些歷史,多宣傳井岡山的革命傳統,讓后來的年輕娃娃們了解中國革命的歷史。”
我們問主席:“當年井岡山的斗爭那麼艱苦,戰斗那麼頻繁激烈,許多同志英勇獻身了,您知道現在還有哪些老同志健在呢?”
毛主席說:“從全國來說,當年在井岡山戰斗過的人還不少。包括現在在黨、政、軍領導崗位的領導同志如朱德、羅榮桓、陳毅、何長工、彭德懷、譚震林、陳正人、江華、曾志、彭儒、賀子珍等。袁文才、王佐不在了,現在在西藏軍區工作的張國華同志原是王佐部下的兵,是個很能干的同志。”
提起這些老同志,毛主席心情有些激動。他說:“今天和你們談及往事,心情激動是當然的。要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戰斗,沒有工作,沒有流血,沒有犧牲,不去起來推翻反革命政權是不可能的,敵人的幾百萬軍隊,是不會自行倒台、自行滅亡的。現在,我們勝利了,要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中國,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的井岡山。”
主席邊談邊走,散步已遠離住地,我們考慮主席應該回去休息了,就勸他回來。隨后我們送主席回到住處休息,我們也各自回去。
晚上,主席的心情仍不能平靜,又找我談心。
主席說:“這次重上井岡山,往事都想起來了。有些事情還想和你說一說。我們軍隊裡也不那麼純,軍隊裡也有派吆!軍隊裡有要鬧事的,歷史上也經常有鬧事的。不知你們信不信?你們不信我信。我們軍隊幾十年經常有人鬧亂子,鬧就鬧吧,鬧一下不要緊,鬧一下就不鬧了吧。最大的鬧亂子的是張國燾。張國燾說他的人多,隊伍要聽他的。其實人多人少不是關鍵問題,要緊的是問題的本質,是你的路線正確不正確。比如一方面軍長征到達陝北時隻剩下八千子弟兵,可長征正確的路線就應該是向陝北,再向華北、東北。人少不怕,堅持正確的長征路線,保留了革命的種子,后來建立了陝甘寧根據地,隊伍又壯大了。”
主席稍平靜下來繼續說:“大大小小的事沒有斷過,井岡山鬧過,閩西鬧過,贛東北鬧過,中央蘇區也鬧過。他要鬧,你有什麼辦法。”
5月27日 小雨
今天安排毛主席身邊工作人員及專列工作人員第二批參觀井岡山。
主席讓我第二次給黨中央、國務院周總理發電報。報告主席平安無恙,如中央有重要文件可派飛機送往江西南昌樟樹機場,然后用汽車送上井岡山。
下午三時,中央派人將文件送到井岡山。我們把文件送到主席處時,我看到主席正在聚精會神地寫“重上井岡山”的詩稿。
詩是這樣寫的:
水調歌頭 重上井岡山 1965年5月
久有凌雲志,
重上井岡山,
千裡來尋故地,
舊貌變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雲端。
過了黃洋界,
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
旌旗奮,
是人寰。
三十八年過去,
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
可下五洋捉鱉,
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
隻要肯登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