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前發:擔當與成就
——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同仇敵愾、團結奮斗的結果。在這一戰爭中,代表著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在毛澤東的領導下,始終戰斗在抗日戰爭最前列,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是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
中國共產黨最早舉起全民族抗戰旗幟,毛澤東促進了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和鞏固
1938年,毛澤東在抗大講演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后的第三天,中共中央即發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佔領東三省事件宣言》,響亮地提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強佔東三省!立刻撤退佔領東三省的陸海空軍!自動取消一切不平等條約!”之后,又發表一系列文告,號召全國民眾以民族革命戰爭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爭得民族的解放與獨立。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領土的踐踏,讓毛澤東憂心如焚。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和人民委員會主席后,1931年11月27日主持發表了對外宣言,號召全國人民動員起來,反對日本的侵略。1932年4月,毛澤東在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全部淪陷,日寇將侵略的戰火燒向更廣闊的中國大地的背景下,以滿腔怒火,主持發布了其抱病起草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宣布對日戰爭宣言》,正式對日宣戰。隨后,毛澤東又起草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關於動員對日宣戰的訓令》,指出“在接近中心城市與帝國主義勢力直接統治的地方,可由游擊隊領導民眾組織抗日義勇軍,實行游擊行動”。
九一八事變后,中共滿洲省委根據中央的指示,派大批黨員、干部到抗日義勇軍中工作,組織東北人民群眾,建立游擊隊,開展游擊戰爭,支援和聯合各抗日組織和軍隊共同抗日。1933年,中共中央首次提出在東北組織全民族的抗日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地游擊隊發展成為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主要力量。至1937年秋,東北抗日聯軍發展到3萬余人,同日偽軍進行大小幾千次戰斗,沉重地打擊了日本在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支援和鼓舞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
面對民族危亡,中國共產黨最早發出全民族抗戰號召,最早組織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以局部抗戰揭開了中國抗日戰爭同時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表《八一宣言》,呼吁“我國家、我民族已處在千鈞一發的生死關頭。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聖天職!”“停止內戰,以便集中一切國力去為抗日救國的神聖事業而奮斗”。隨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二九運動,掀起全國抗日救亡新高潮,喚起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12月召開的瓦窯堡會議,在毛澤東的主持下,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1936年12月,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實現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在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為全國團結抗戰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戰爆發。第二天,毛澤東領導的中共中央發出通電,再次呼吁:“隻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號召全國人民、軍隊和政府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本侵略。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次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第二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至此,毛澤東極力促進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大限度地動員了全國的軍隊和老百姓,成為全民抗戰最有效的組織形式,是打敗日本侵略者的決定因素。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地堅持抗戰、反對妥協,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成為引導全民族抗戰走向勝利的旗幟。那麼,怎樣堅持和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成為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擺在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面前。
在抗日戰爭中,由於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和國共兩黨間存在著兩條不同的指導路線,中國共產黨如何正確處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統一和獨立、團結和斗爭的關系,成為對抗戰成敗具有決定意義的關鍵性問題。
如何正確處理國共之間的階級矛盾?這是一個重要而復雜的問題。毛澤東認為,在抗日戰爭時期,民族矛盾是第一位的,階級斗爭必須服從民族斗爭,但不能否認階級斗爭,必須以階級斗爭促民族斗爭。因此,中國共產黨在團結人民抗戰的過程中,為了堅持國共合作抗戰到底,對蔣介石集團實行又聯合又斗爭的政策。
在打退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高潮后,毛澤東認真分析了國內政治情況,明確地指出:在日本入侵的情況下,中日民族矛盾依然是主要矛盾,國內階級矛盾仍處於從屬地位,爭取時局好轉、克服時局逆轉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共產黨的任務仍應是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41年年初,爆發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新四軍9000余人除2000余人突圍外,其余近7000人犧牲或被俘。皖南事變發生后,面對當時復雜的政治局面,毛澤東不斷提醒全黨注意我黨提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941年5月8日,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對黨內的指示指出:我們同志中卻有許多人至今還把各派地主階級各派資產階級混為一談,似乎在皖南事變之后整個的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都叛變了,這是把復雜的中國政治簡單化。如果我們採取了這種看法,將一切地主資產階級都看成和國民黨頑固派一樣,其結果將使我們自己陷於孤立。須知中國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共產黨如果不能爭取中間階級的群眾,並按其情況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決中國問題的。5月25日,毛澤東又在為中共中央寫的對黨內的指示中指出:“新四軍雖被宣布為‘叛變’,八路軍雖沒有領到一顆彈一文餉,然無一刻不與敵軍搏斗。此次晉南戰役,八路軍復自動配合國民黨軍隊作戰,兩周以來在華北各線作全面出擊,至今猶在酣戰中。”並首次明確告訴全黨:“共產黨領導的武力和民眾已成了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
在全力挽救民族危亡的艱難階段,中國共產黨以為民族利益犧牲一切的博大胸懷,忍辱負重,顧全大局,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有力地維護了全民族的堅強團結。
從毛澤東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定態度,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全局觀和戰略眼光,同時也可以看到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爐火純青的斗爭藝術和杰出高超的領導才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