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草地征程【2】

作者:裴周玉    發布時間:2015-10-08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二)進入草地遇到史無前例的困難

  紅三軍十一團,於8月22日,在團長鄧國清,政委王平的領導下向草地開進,在七天的草地艱難生活中,遇到了許多巨大困難,主要是:

  (1)進入草地后行走極為艱難。草地所謂的路不是山間的羊腸小道,更不是平坦筆直的大道與公路,而是前衛部隊人員和牲畜通過時,踩蹬留下的足跡。就是說:茫茫草地中,草蔸被沾滿泥漿或草蔸踩入泥中,以及淤積的黑色水中被踩成黑色的泥水漿,這就是人畜能夠通過的道路。

  紅三軍團十一團進入茫茫的草地,首先遇到的是彈簧式與草甸一樣的泥濘道路,踩上去軟綿綿,像蕩秋千一樣晃來晃去,或深一腳淺一腳的泥漿水草地,稍有粗心大意或踏踩不當時,就可能滑倒或滾到深水潭,輕則打濕衣服挨凍,重則由此殘廢或喪生。第一天行軍雖然道路艱難,拖得大家精疲力竭,但全團未發生人畜傷亡事故。可是第二天不僅遇到幾個大的深水潭、大家隻好繞著大彎通過,而且遇到許多十幾米或幾十米大小不等的泥潭陷井,這種小陷井的地貌與其它草地區別不大,如果不是前面部隊插好路標或危險標記,或目睹陷進去的騾馬還在掙扎吼叫,根本分辨不出它是吞噬人畜的陷井,所以在這種地段行進時,不論多麼寒冷飢餓或疲勞,每個人都會立刻精神振作起來,聚精會神地來應付這種可怕局面,並下定決心,鼓起勇氣,團結一致,克服困難,每個人都握緊自己的拐棍,三五人一伙,五六人一團,手拉著手或相互攙扶著,緩慢地向前行進,以保証安全通過,減少不應有的傷亡,即使這樣還是有少數同志未能通過這種地段,如有的傷病員因飢餓、寒冷昏倒,跌滑進陷井而犧牲。又如我團三連一個戰士在大路旁解大便,剛選擇一個草蔸蹲下時,就滑入泥潭,他拼命地掙扎,可越陷越深,雖然大家馬上搶救,不僅未把他救上來,而且去搶救的戰士也被滑下去。只是由於這位同志體弱,無力掙扎索性就臥倒在地上,故未陷進去而被搶救上來,使這位戰友“因禍得福”。

  (2)渡河的困難

  草地河流雖然不多,水面不寬,但水流湍急,河底又高低不平,水冷剌骨,加上大家的身體弱,肚子飢餓,抵抗能力差,經不起這種寒冷的刺激,隻要稍加不慎,就有被水沖倒河裡的危險。沖倒后即便搶救上岸,卻很少能夠生存下來。因為河水把衣服泡濕后,凍得全身發抖,且無衣服可換,別人也無衣服可借或贈送,即便別人幫助扶起,但寒冷難忍,更無力走路,便犧牲在草地上。所以每過一條河,團營首長都站在河兩岸指揮,機關的同志站在河岸,宣傳鼓動組織部隊過河,以防被水沖倒。對體弱者和病員,還要組織體強力氣大的同志幫助攙扶或背著過河。即使這樣精心安排,每次過一條水深一公尺的小河,十一團總有幾個人不幸犧牲。

  當時過草地的騾馬比汽車、飛機的作用都大得多。我有一匹馬,每天在全團后尾收容掉隊者,把一些危在旦夕的同志,駝著通過最困難地段或最危險的河流,使這些同志在關鍵時刻得到支持而走出草地。如三軍團李大隊長的坐騎累死后,自己又害病掉隊,他見到我后,把黨証交給我向我告別。我勸他吃點干糧,騎上我的馬走了十幾裡,身體有了好轉,第二天第三天我的馬又給他騎過了兩條河,終於使他走出了草地。另一位當過師政委的張平凱(后任山西軍區副政委)因“左”傾錯誤領導者把他撤職,他自己背著一床夾被、一個皮襖、害病掉隊在后面,我把他的行李交給飼養員幫助馱出草地,每天把馬讓他騎一段,給他一些干糧充飢,這樣身體逐漸好轉,終於走出了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