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決策

作者:    發布時間:2015-10-19   
分享到 :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一貫同情和支持朝鮮人民爭取國家獨立和統一的斗爭,同時中國領導人也認識到,朝鮮的統一問題十分復雜,必須慎重處理。在新中國成立前后的一段時間裡,毛澤東曾幾次提醒來華訪問的朝鮮領導人,如果爆發戰爭,應估計到帝國主義會干涉。

朝鮮戰爭最初階段,在朝鮮人民軍節節勝利的情況下,中共中央冷靜地觀察局勢的發展,估計到這場戰爭將不會輕易結束,在軍事上採取了一系列應變措施,作“未雨綢繆”之計。1950年7月13日,中央軍委決定,迅速調集20多萬野戰軍,組成東北邊防軍﹔同時向蘇聯訂購武器裝備,加快空軍、炮兵和高射炮兵等特種兵建設,制訂防空計劃。隨著朝鮮交戰雙方在釜山地區陷入膠著狀態,戰爭長期化的趨勢逐漸顯露出來。為應付朝鮮戰局可能出現的不利變化以及朝鮮方面屆時可能提出的要求,毛澤東在8月4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要作出國作戰的准備。他說,如美帝得勝,就會得意,就會威脅我﹔對朝鮮不能不幫,必須幫助,用志願軍的形式,時機當然還要適當選擇。

從8月27日起,美軍飛機不斷侵入中國領空,進行偵察並對我境內目標進行轟炸和掃射,造成我財產損失、人員傷亡。這是美國准備擴大侵朝戰爭規模的一個信號,中國的安全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威脅。9月中旬,大批美軍在朝鮮半島西海岸仁川登陸,截斷朝鮮人民軍南進部隊的后路,戰局急驟逆轉。9月28日,美軍佔領漢城﹔30日,又全線進抵三八線。美軍是否會越過三八線,把戰爭擴大到整個朝鮮,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事實上,美國最高當局在9月27日已向侵朝美軍下達了在三八線以北實施軍事行動的指令,而中共中央也很快得到了准確情報。

9月30日,經毛澤東決定,周恩來發出嚴正警告:“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3日凌晨,周恩來又緊急約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再次鄭重指出:如果美國軍隊越過三八線,擴大戰爭,“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我們主張朝鮮事件和平解決,朝鮮戰事應該即刻停止。當日下午,印度外交部長巴杰帕伊就將周恩來的談話透露給英國方面,並說他相信這是中國的“最后決定”,美軍越過三八線,就意味著朝鮮沖突的擴大。當晚,美國政府就從英國方面收到有關信息。

但是,美國低估了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的決心和力量。美國最高當局的判斷是:中國沒有能力單獨與美國對抗,隻要蘇聯不採取軍事行動,中國作為蘇聯的盟國也不會出兵援朝。繼10月1日大批韓國軍隊越過三八線后,美軍於7日越過三八線,向朝鮮北方大舉進犯,並迅速向朝中邊境推進。在遭受嚴重挫折的情況下,朝鮮政府和金日成首相在10月1日和3日寫信和發電報兩次請求中國政府出兵支援。斯大林也於10月1日致電毛澤東,建議中國派遣部隊援助朝鮮。由於蘇聯不願因公開援助朝鮮而冒同美國發生直接沖突的危險,這就使得中共中央要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作出抉擇。

10月上旬,在毛澤東主持下,中共中央書記處和政治局多次召開會議,討論研究是否應朝鮮政府請求出兵援助的問題。當時,我國的情況是,經濟恢復剛剛開始,物資極度匱乏,財政狀況甚為困難,新區土改還沒有進行,人民政權也沒有完全鞏固,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相當落后,海、空軍尚處於初創階段。而我國如要出戰所迎擊的卻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雄厚、軍事力量最強大的美帝國主義。以最能反映綜合國力的工農業總產值比較,1950年美國是2800億美元,而中國僅有100億美元。在軍事裝備方面,美國擁有包括原子彈在內的大量先進武器和現代化的后勤保障,而我軍基本還處於“小米加步槍”的水平。

敵我力量如此懸殊,出兵參戰,能不能打贏?會不會“引火燒身”,“惹禍上門”,使國內經濟建設不能進行?這些都是必須嚴肅考慮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