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書:批判極端“西化派”的歷史虛無主義
內容摘要:這種由文化覺醒而產生的現實關懷,決定了他們對極端“西化派”所持歷史虛無主義觀點採取嚴厲批判的態度。針對極端“西化派”中“古今”水火不容的觀點,李大釗指出:“宇宙的進化,全仗新舊二種思潮,互相挽進,互相推演”,“我確信這兩種思潮,都是人群進化所必要的,缺一不可。陳獨秀、李大釗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他們對“西化派”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也可視為對其本身舊有觀念的自我否定。李大釗和陳獨秀對新文化運動的檢討與反思,既有效地糾正了當時客觀存在的歷史虛無主義的各種錯誤觀點,同時也極大促進了中國知識青年科學人生觀之養成。”李大釗、瞿秋白依據馬克思的觀點,把政治、文化等社會現象歸於經濟動因,以求得歷史發展的因果律,這實際上是從方法論的高度將中國史學研究提升到科學的地位。
關鍵詞:李大釗;批判;陳獨秀;歷史主義;西化;文化;瞿秋白;歷史虛無主義;尊重歷史;進化
一百年前的新文化運動,常給人以極端反傳統的印象。這顯然有違於新文化運動倡導者的初衷,因為他們批判傳統,絕不是要把責任推給老祖宗,而是為了鞭策自身,讓我們的民族“從頭懺悔,改過自新”。這種由文化覺醒而產生的現實關懷,決定了他們對極端“西化派”所持歷史虛無主義觀點採取嚴厲批判的態度。
陳獨秀指出:“現實世界之內有事功,現實世界之外無希望”,“一切思想行為,莫不植基於現實生活之上”。國家是“一種改良社會的工具,工具不好,隻可改造他,不必將他拋棄不用”﹔“世界上隻有兩個國家:一是資本家的國家,一是勞動者的國家”,我們要反對資本家的國家,擁護勞動者的國家。
針對極端“西化派”中“東西”根本對立的觀點,李大釗指出:“東洋文明與西洋文明,實為世界進步之二大機軸,正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而此二大精神之自身,又必須時時調和、時時融會,以創造新生命,而演進於無疆。”
針對極端“西化派”中“古今”水火不容的觀點,李大釗指出:“宇宙的進化,全仗新舊二種思潮,互相挽進,互相推演”,“我確信這兩種思潮,都是人群進化所必要的,缺一不可。”
針對極端“西化派”將歷史“虛無化”的觀點,李大釗批評說:“過去一段的歷史,恰如‘時’在人生世界上建筑起來的一座高樓,裡邊一層一層的陳列著我們人類累代相傳下來的家珍國寶。這一座高樓,隻有生長成熟踏踐實地的健足,才能拾級而升,把凡所經過的層級、所陳的珍寶,一覽無遺﹔然后上臨絕頂,登樓四望,無限的將來的遠景,不盡的人生的大觀,才能比較的眺望清楚。在這種光景中,可以認識出來人生前進的大路。”
陳獨秀、李大釗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他們對“西化派”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也可視為對其本身舊有觀念的自我否定。正是在這種“批判”和“否定”的過程中,他們完成了向馬克思主義的轉變。也許因為有此經歷,李大釗、陳獨秀能更深感受到虛無主義之危害。李大釗說:“那夢想將來所見的新世界,是虛的,假的,隻有在‘烏托邦’‘無何有之鄉’裡可以描寫的。”陳獨秀則嚴肅指出:“一切都否定了,自己的實際生活卻不能否定,所以他們眼裡的一切墮落行為都不算什麼,因為一切都是虛無。我敢說虛無思想,是中國多年的病根,是現時思想界的危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