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2】
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的歷史思想
建立在唯物史觀基礎上的人民史觀
總書記歷史思想最鮮明的特點是堅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場上。他說,人民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証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人民還是文明的創造者。他語重心長地教導學者們說,“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我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聚焦人民實踐創造,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有學者撰文提出,總書記的歷史觀是建立在唯物史觀基礎上的人民史觀。
總書記歷史思想的雄厚理論基礎是歷史唯物主義。中央政治局曾經專門集體學習辯証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總書記都作了重要講話。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科學方法貫穿於總書記歷史思想的全部內容之中,同時也豐富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他從唯物史觀的歷史真實性原則出發,指出“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歷史和事實”。科學的歷史觀非但不懼怕事實,相反,乃以事實為基石。總書記在闡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研究時指出,“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要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歷史,把歷史結論建立在翔實准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礎之上。”他進一步認為,要引導黨員干部樹立唯物史觀,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把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統一起來。總書記這方面的重要論述與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書記歷史思想中比重最突出的部分,是關於歷史功能的思想。他在這方面的論述非常多,並且提出了一些具有時代鮮明特征、朗朗上口的響亮命題,比如: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歷史是前人的“百科全書”;歷史是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匯;歷史是前人的實踐和智慧之書;歷史是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中國歷史是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創業史和發展史;等等。這些命題內涵深邃,說明總書記非常重視歷史豐富而多面向的功能。
總書記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具有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的功能。歷史還是民族記憶的寶庫,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一個沒有歷史記憶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治理國家和社會,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歷史具有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認識和把握中國社會發展規律,激勵人民繼續前進的信心和勇氣的內在功能。認真總結、學習總書記關於歷史功能的思想,對於我們自覺地汲取歷史知識、借鑒歷史經驗、掌握歷史智慧、承擔歷史責任,無疑非常重要。
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
馬克思與恩格斯曾共同說:“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習總書記說,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承擔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使命,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昨天、今天、明天,反映了不能割斷歷史的聯系的發展的唯物辯証法的基本立場和觀點,這是總書記歷史思想所堅持的重要的方法論。
總書記的歷史思想,充分反映了時代特點。他提出的一系列精辟的歷史論斷,新意迭出,發人深思。比如關於對待歷史的科學態度,他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關於歷史人物評價,他指出“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系。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隻有后人才能干出的業績來。”關於新中國的歷史,他指出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關於怎樣傳承歷史,他提出要堅持古為今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堅持洋為中用,不能照搬;等等。這些論斷,都值得我們去深刻領會、把握。
總書記的歷史思想,還為史學工作者提供了科學的研究方法和前沿課題。比如關於抗戰史,他提出不僅要研究“七七事變”后全面抗戰8年的歷史,而且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變”后14年抗戰的歷史,14年要貫通下來統一研究。關於學習歷史的方法,他提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和方法論,不能讀死書,要同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對所讀之書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知古鑒今、古為今用。關於黨史研究,他提出要牢牢把握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要堅持黨性和科學性的統一。此外,他關於歷史教育、歷史智慧、歷史思維等方面的論述,也都給學者們許多啟發與啟迪。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總書記的歷史思想,則是我們學習歷史、認知中國的最好的教科書。讓我們感悟總書記的歷史思想,聆聽他的教誨,從而走進歷史,創造歷史。
(文章選自《紫光閣》雜志2016年第6期)
(作者為《歷史研究》主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