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坤:关于中共三大会议前后情况【2】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0-26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左倾关门主义者蔡和森(张国焘和蔡和森观点相同,但没有参加辩论)则认为共产党员不能参加国民党,主张不搞统一战线。他们只要知识分子和工人的联合,认为这样就可以完成中国革命。陈独秀反对搞农民运动。他认为农民不是无产者,他们还有锄头、瓦屋,故他们是不革命的。当时王仲一、蔡和森也支持了这种错误观点。

毛泽东对这些错误思想进行了斗争。毛泽东坚持了党的独立自主原则,又坚决主张实行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结果陈独秀、蔡和森等人的错误思想遭到了代表们的反对,而最后通过了毛泽东等同志的正确主张。在斗争中,毛泽东态度是严肃的,斗争最激烈时,毛泽东还站起来发言。最后表决时蔡和森和王仲一还是反对国共合作(张国焘开了两三天会就跑了,没有参加表决)。

这个问题上的争论,引起了蔡和森和他爱人向警予散会后回到住处争论得相当厉害。因为向警予在发言中是站在毛泽东一边的。

在三大代表中,毛泽东是最辛苦的,每天除了开会外,还经常到“简园”找谭延闿商谈统一战线工作,因为谭延闿掌握了军权,我们要把他争取过来。

三大中的各种决议案,是由毛泽东、陈独秀等人事先草拟好,后交到大会讨论表决的。党纲、党章是由毛泽东、蔡和森、张太雷、陈独秀、瞿秋白及马林等起草的;关于第三国际第四次会议决议案及三大宣言可能是由马林等起草;农民问题决议案由毛泽东、谭平山起草;妇女问题决议案由向警予起草;关于国共合作决议案由毛泽东起草(可能是在“春园”写的)。陈独秀在中共三大宣言和“关于国民党问题决议案”中提出了“国民党是国民革命领袖”的错误观点,引起激烈的争论。陈独秀坚持错误主张,最后稍加修改通过了。记录是罗绮园负责,他白天记录,晚上回“春园”整理。中共三大选出了党的中央委员会,委员七人,即:毛泽东、李大钊、张太雷(可能是谭平山)、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陈独秀。候补委员二人,即邓培、徐梅坤。三大选出的中央叫中央局,不叫常委。陈独秀任总书记,毛泽东负责组织,瞿秋白负责宣传(以后由蔡和森接替)。

会议期间,代表们的生活是很朴素的。当时请了两个广东人(一男一女)煮饭,我们也常帮助他们洗菜、切菜。我记得开会的第一天,没有本子做笔记,第二天才到长堤先施公司去买铅笔、拍纸簿(规格是64开本)。本子没有封面,但里面夹有一张平滑的马粪纸。

会议期间,马林、毛泽东、张太雷、谭平山、瞿秋白等人住在“春园”,并在“春园”吃饭,其他代表住在会址楼上,并在会址吃饭。

毛泽东穿得很朴素,经常穿一件很旧的湖南蓝布长袖的长衫,而且似有补丁,开会时天气热,毛泽东经常把外面的长衫脱下折好,攀在左臂上,就只穿白粗布短衫裤。穿一双黑布鞋,有时也穿上一双普通的黑皮鞋,毛泽东的头发是从中间分开两边的,头发较长,披在近耳朵边上。

会议进行间,我们不敢唱《国际歌》,怕被居住在会址对面“逵园”的华侨听见。会议结束后,我们到黄花岗烈士墓前由张太雷、瞿秋白教唱。

(三)中共三大后贯彻执行情况

三大开完会,我们休息两天后回去贯彻三大精神。毛泽东、李大钊、蔡和森、张太雷、向警予、陈独秀、瞿秋白等暂时不走。毛泽东和蔡和森、向警予在七八月间到上海负责编《向导》,这时是和杨开慧同志同时来的。中共三大结束时,我们没有带文件和决议回去,因为我们当时还年轻,记忆力好,开支部会议时,只是用口头传达。

中共三大后,一些共产党员参加了国民党,帮助国民党建立地区分部。以后又从国民党地区分部中吸收一些符合共产党员条件的人参加共产党,所以,当年许多共产党员都是跨党的。

以上回忆由于时间相隔太久,记忆力又差,不少回忆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不正确之处一定很多,仅供同志们参考,还望再作进一步调查研究,以求得历史的真实。以上材料是我看过并作了修改的。

(摘自《中共“三大”资料》,徐梅坤:《中共“三大”会址及大会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