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岳谈共产国际、中山大学和六大【2】
尼古拉 ? 布哈林和其他俄国人在大会上
当时布哈林是共产国际主席。他和斯大林享有同样的期望。┅┅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他的亲自指导下举行这一事实本身,表明国际和联共认为大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秦曼云对他的口才极为倾倒。因为她赢得,他那九小时的报告虽然很长,但他的口才吸引了全体代表的注意力,让大家蝗听他的讲话,没有一个人显得厌倦和打瞌睡。六大每次大会结束后,他总是要和中国代表个别交谈,面带微笑,热烈致意。┅┅
六大上另一个重要的俄国人是巴维尔 ? 米夫。他是共产国际东方书记处的高级官员,当时负责中国事务。大家当还记得,他当时还是中山大学校长。他负责六大的行政事务。这些事务在性质上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性工作,而且包括政治和理论问题。例如,他负责准备布哈林在六大作政治报告的讲稿,起草大会的各项决议,还要负责接送代表以及安全保卫等绝大部分由俄国人来干的工作。还有,大会开了一半,秦曼云记得,又从中山大学弄来一批学生,来帮助原来在那里的工作量过重的学生。所有这些学生都归米夫管。大会期间米夫大部分时间呆在莫斯科,他只是偶尔来出席大会,这显然是他要向斯大林汇报大会的进展情况,以及为大会起草最后决议案和决议修改稿。因为他不能常来大会,故而常常由他的助理,中山大学副校长库秋莫夫代替他照料大会的进行。
┅┅
陈绍禹(王明)和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陈绍禹,又叫王明,是中山大学首届毕业学员。他在一九二七年毕业后,留在中山大学当翻译,同时协助米夫研究中共送给共产国际的报告和文件。当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定于一九二八年六月召开时,米夫委派王明当他的助手,协助他组织大会。然而米夫没有给他正式头衔。陈绍禹不是代表和候补代表,正式讲他没有出席六大。有一种说法是,由陈绍禹、秦邦宪和杨尚昆领导的俄国留学生组,是六大代表的五大派系之一,而且代表米夫行使对中共领导的控制。可是,除陈绍禹偶而露面外,所谓这个派系的任何人都不来大会。种种迹象表明,作者们是把六届四中全会同六大混为一谈了。┅┅
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陈绍禹只是米夫为中共六大作准备的助手之一。自然,陈可能对某些决议草案提出建议,米夫也可能采纳他的某些建议。但这些活动只是陈个人的幕后活动,并不代表所谓俄国留学生派的活动。我后来得悉,陈绍禹担负着和大会有着的某些特定任务,诸如俄国接待人员去迎接代表们,照料他们的生活,并在大会开幕之前把文件分给从中山大学挑选来的学生(我就是其中之一)译成中文。据秦曼云回忆,陈绍禹还是不时到大会来的,一方面是了解大会的进展,同时来看望他的未婚妻孟庆树,他俩随后就结婚了。经陈绍禹推荐,孟女士、孟的挚友朱祖顺和潘文玉三人都被调到大会工作,潘文玉担任大会翻译。
米夫把陈绍禹带来当助手可能有他的打算。或许米夫是想使陈有机会见见中央委员和各省市党组织各方面有势力的代表。或者米夫还指望陈能掌握代表们的情绪,这是共产国际赖以指导大会的情报。众所周知,从一九二七年以来陈绍禹一直是米夫的亲信。┅┅但陈绍禹并未在六大的决策中发挥重大作用,也不是跟六大有着的显要人物。
——(美)盛岳著《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现代史料编刊社1980年版,第203-205、208-210、215-220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