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2】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1-23   
分享到 :

在技术革命方面的主要任务是:把包括农业和手工业在内的全国经济有计划有步骤地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转到现代化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使一切能够使用机器的劳动都使用机器,实现全国城市和农村的电气化,使全国的大中城市都成为工业城市,并在那些条件具备的地方逐步建立新的工业基地,使全国的县城和很多乡镇都能有自己的工业,使全国各省、自治区以至大多数专区和县的工业产值都超过农业产值;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以现代工具为主的四通八达的运输网和邮电网。在尽可能地采用世界上最新的技术成就的同时,在全国的城市、农村中广泛地开展改良工具和革新技术的群众运动,使机械操作、半机械操作和必要的手工劳动适当结合起来。

在文化革命方面的主要任务是: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逐步地做到一般的乡都有中等学校,一般的专区和许多的县都有高等学校和研究机关,完成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和改革,积极地进行汉字的改革;消灭“四害”,讲究卫生,提倡体育,消灭主要疾病,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振奋民族精神;开展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培养新知识分子,改造旧知识分子,建立一支成千万的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其中包括技术干部队伍(这是数量最大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

刘少奇对我国为什么必须加快建设速度作了说明,指出:“建设速度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他强调,由于帝国主义的威胁和中国经济的落后,只有尽可能地加快建设,才能尽快地巩固国家政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刘少奇在报告中还指出:虽然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考验,并且使它继续发展和完备起来,但是它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原则是可以确定下来了。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集中反映了党中央、毛泽东对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和认识。会议期间,毛泽东多次对总路线进行阐发。关于总路线的形成问题,他说:多快好省是从哪里来的?就是因为群众里头出现了多快好省,工厂、农村、商店、机关、学校、军队里都出现了多快好省。这是积累了许多经验形成的,有苏联的经验,也有中国多少年的经验。他还说: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就是要跟先进看齐。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这两个口号跟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合起来,我看很好。这样一个提法恐怕也是一个新鲜的提法。这是反映了人民的干劲,反映了人民要争上游。这个干劲有个量的问题。现在用“鼓足”这两个字,恐怕比“鼓起”好。鼓起,早已鼓起来了,你还要起?问题是足不足。“鼓足干劲”,这个话是个新话。“力争上游”是从前就有的,但是现在有新鲜意义。毛泽东还认为,这次大会,反映了人民的情绪,反映了人民的干劲。人民要求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对于这条总路线,代表们在讨论中表示坚决拥护,并列举本地区、本部门的成绩和经验说明总路线是正确的。从中央部门到地方的一些负责人,纷纷提出各自部门和地区的生产高指标。5月23日,会议作出《关于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的决议》。《决议》指出:“会议一致同意党中央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创议而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八大二次会议后,全国掀起了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热潮。《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社论,认为“这次大会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确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社论指出:“在党的路线已经确定以后,全党的任务,全国人民中一切积极分子的任务,就是贯彻执行这条路线,把总路线的红旗插遍全国,使总路线的灯塔照耀全国人民的一切工作。”社论强调“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而“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历史地看,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这条总路线,体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保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把多、快、好、省特别是多、快与好、省统一起来,理顺其中的各种关系,是可以促进或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八大二次会议工作报告对总路线的解释中,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指出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展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这些都是应当肯定的;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也有其正确的一面。但是,由于这条总路线是在批评反冒进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因而又存在着严重缺陷。这主要是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过分夸大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忽视了经济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和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原则。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