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主题点睛【2】

作者:周炳钦    发布时间:2012-11-29   
分享到 :

阐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政策,是政治报告的中心内容。针对共产国际解散后,有人提出“共产主义不适应于中国”,甚至有人发出解散中国共产党、要中国共产党改换名称的叫嚷。报告中公开表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的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毛泽东在六届七中全会上就此作了如下说明:“报告中讲共产主义的地方,我删去过一次又恢复了,不说不好。关于党名,党外许多人主张我们改,但改了一定不好,把自己的形象搞坏了,所以报告中索性强调一下共产主义的无限美妙。”“对共产主义提过一下以后,仍着重说明民主革命,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这就将我们同民粹主义区别开来”。

为了消除人们的种种疑虑和担心,报告中首次把党的一般纲领与具体纲领加以区别。指出:“为着动员和统一中国人民一切抗日力量,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并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一切抗日的民主党派,迫切地需要一个互相同意的共同纲领。这种共同纲领,可以分成一般性的和具体性的两部分。”

关于一般纲领,就是“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说来,这是我们的最低纲领。”报告分析了在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的大前提下,在中国的当时情况下,共产党人和中国人口中的最大多数相一致的基本点,就是:中国的国家制度不应该是一个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封建的、法西斯的、反人民的国家制度;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企图建立一个纯粹民族资产阶级的旧式民主专政的国家;在中国的现阶段,也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因为中国人民的任务还是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中国社会经济的必要条件还不具备。报告提出:“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在现阶段上,在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上所主张的一般纲领”。“实行这个纲领,可以把中国从现在的国家状况向前推进一步,即是说,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国家和社会状况,推进到新民主主义国家和社会。”

关于具体纲领,就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过程的一定时期内所适用的纲领。报告中指出:在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中,在几十年中,我们的新民主主义的一般纲领是不变的。但我们党在各个时期中还应当有具体的纲领,报告中共提出四十条并重点作了阐述。其中特别强调:“一切这些具体纲领,如果没有一个举国一致的民主联合政府,就不可能顺利地在全中国实现。”报告中明确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两个步骤:第一,“目前时期,经过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的协议,成立临时的联合政府”;第二,“将来时期,经过自由的无拘无束的选举,召开国民大会,成立正式的联合政府。”毛泽东在对报告的说明中提出联合政府的三种可能性:“一种是坏的我们不希望的可能性,即要我们交出军队去做官。军队我们当然是不交的,但政府还是独裁的,我们做官不做呢?我们不要宣传去做,也不要拒绝,要准备这种可能性。其坏处是在独裁政府做官,不过这是可以向群众解释的(为了委曲求全,而这个政府我们是不赞成的),但也有好处,可以做宣传工作。第二种可能性,也是以蒋介石为首,形式是民主,承认解放区,实质仍是蒋介石的独裁政府。第三种可能性,是以我们为中心,在我们有一百五十万军队、一亿五千万人民时,在蒋介石的力量更加缩小、削弱,无联合可能时,就要如此做,这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我们要建设的国家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报告中坚信:“中国共产党在其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二十四年中,创造了这样的地位,就是说,不论什么政党或社会集团,也不论是中国人或外国人,在有关中国的问题上,如果采取不尊重中国共产党的意见的态度,那是极其错误而且必然要失败的。”“因为我们的意见,符合最广大的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最忠实的代言人”。

“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这一富有感召力的新中国国家制度的构想,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目标。人心向背,迅速改变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几年的时间里,即推翻了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新中国的构想,成为新中国国家制度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石。

摘自:周炳钦:《高奏凯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