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炮击金门
从1955年下半年起,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调整和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开始,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有所和缓。1955年5月13日,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扩大会议上作《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明确提出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1956年2月,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而奋斗”的口号。9月,党在八大政治报告中申明:“我们愿意用和平谈判的方式,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而避免使用武力。如果不得已而使用武力,那是在和平谈判丧失了可能性,或者是在和平谈判失败以后。”这是党的正式文件首次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1957年4月16日,在欢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的酒会上,毛泽东说:“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第二天,《人民日报》将这句话作为欢迎酒会报道的题头在第一版登出,格外引人注目。与此相配合,这一时期为打破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僵局,1956年8月,中国政府单方面宣布取消不让美国记者进入中国的禁令。随后,中方又在大使级会谈中就消除两国间的贸易障碍、促进中美人民来往和开展文化交流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和草案。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做出的这些努力,未能得到美国政府的回应。
1955年3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生效后,美国政府一面加强对台军事援助,一面加紧制造“两个中国”;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一方面需要美国的庇护,另一方面又幻想恢复其对大陆的统治,既不愿接受美国“两个中国”的主张,也无意与中共举行和平谈判。从1957年起,一系列事件导致台湾海峡局势和中美关系再度紧张起来。这一年5月,美国派遣“斗牛士”式导弹部队进驻台湾。10月,国民党召开八大,继续强调“反攻大陆”,并把中共方面的和谈倡议说成是“统战阴谋”和“政治颠覆”手段。为表示“反攻”决心,台湾当局将其总兵力的1/3派驻到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并加强了对大陆的骚扰。美国为加强对台湾的控制,将其驻台各军事机构合并成统一的“协防军援司令部”。当年年底,中美大使级会谈由于美国企图单方面降低谈判级别而中断。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多次声称美国将继续执行对华政策三原则,即: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继续对中国实行封锁和贸易禁运。
面对美国僵硬的对华政策和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面对台湾国民党当局“反攻大陆”的叫嚣和日趋增加的骚扰活动,毛泽东开始思考用什么方式重新把台湾问题在世界面前提出来。1958年6月16日,他在中南海召开的一次讨论外交问题的会议上说:和美国接触的问题,在日内瓦会议时我也说过,可以有所接触。事实上美国也不一定愿意接触。同美国闹成僵局20年,对我们有利。一定要美国梳妆打扮后送上门来,使他们对中国感到出乎意外。你不承认,总有一天你会承认的。101年你一定会承认的。6月30日,中国政府发表《关于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声明》,要求美国政府从即日起于15天内派出大使级代表恢复会谈,否则,中国政府将认为美国已经决心破裂中美大使级会谈。此时,经过多年准备,人民解放军已经具备了在福建前线发动大规模战役的能力。1957年4月,鹰厦铁路建成通车,提高了这一地区的国防运输能力。1958年夏季,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进驻新建成的前线机场,迅速取得了福建沿海地区的制空权。这就为在开展对美斗争的同时,直接对台湾国民党当局实施惩罚性打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恰好在这时,中东地区掀起了一场革命风暴。1958年5月,黎巴嫩人民举行起义,要求亲西方的夏蒙政权下台。7月14日,伊拉克发生革命,推翻亲美的费萨尔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国。15日,美国政府以“保卫黎巴嫩主权”为借口,派出海军陆战队在贝鲁特附近登陆。随后,英军也进入约旦。中东地区的形势顿时紧张起来。7月17日,台湾当局以“中东地区当前的爆炸性局势”为理由,命令所有部队处于“特别戒备状态”,并连日举行军事演习,出动飞机对大陆沿海进行侦察、挑衅。美国也命令驻太平洋地区的第七舰队进入战备状态。这样,台湾海峡的局势也随着紧张起来。
在上述背景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抓住时机,再次以炮轰金门的方式把台湾问题提出来。1958年7月17日晚,中央军委下达准备炮击金门的命令。18日晚,毛泽东召集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及空军、海军、炮兵等领导人,部署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任务。他指出,金门炮战,意在击美。金门、马祖是中国领土,打金门、马祖,惩罚国民党军,是中国的内政,敌人找不到借口,但对美帝国主义有牵制作用。此后,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反复思考,至8月中旬北戴河会议期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作出首先集中力量炮击金门并将其封锁起来的决策。这一行动有以下几方面目的:第一,支持中东地区人民的解放斗争,给美帝国主义以教训;第二,严惩蒋介石集团对大陆的骚扰破坏;第三,判明美国同台湾国民党当局订立的“共同防御条约”的范围是否包括金门、马祖在内。在决策过程中,毛泽东指出:经一段时间后,对方可能从金、马撤兵或困难很大还要挣扎,那时是否考虑登岛作战,视情而定,走一步,看一步。
8月23日下午5时30分,福建前线部队奉命向金门国民党军实施大规模猛烈炮击,历时两个多小时,发射炮弹2.92万发,一举毙伤国民党军中将以下官兵600余人,摧毁其大批军用设施。为扩大战果,次日又组织炮兵和海军舰艇,实施第二次联合打击,重创国民党军大型运输船“中海”号,击沉货轮“台生”号。在解放军猛烈炮火的打击下,金门岛基本被封锁,补给运输中断。9月3日,毛泽东决定从次日起暂停炮击三天,以静观各方反应。4日,中国政府按预定计划宣布,本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此规定适用于包括台湾及其周围各岛在内的一切中国领土,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这是一项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重大决策。
金门炮声一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就被吸引到台湾问题上来。中国突如其来的猛烈炮击使美国十分紧张。几天内,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兵力集结。至9月初,在这一地区的美军舰艇达60余艘,各种类型的飞机430余架。8月27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重申,美国将不放弃对台湾承担的所谓“责任”。9月4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也发表声明,一面扬言要使用美国武装部队来“保护”金门、马祖等有关阵地,另一面又要求重新举行被美国单方面中断达九个月之久的中美大使级会谈。
对于美国方面的反应,毛泽东同中央政治局常委研究认为,现在的形势是我们主动,美国人被动。杜勒斯似乎要把台、澎、金、马都包下来,这就像钻进绞索,给套住了。但美国人心里也怕打仗,很可能在金、马采取脱身政策。我们准备以外交斗争配合福建前线的斗争,有武戏,又有文戏。9月6日,周恩来发表声明,谴责美国威胁要把它在台湾海峡地区的侵略范围扩大到金门、马祖等岛屿,同时宣布,中国政府准备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8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目前的形势对全世界争取和平的人民有利。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都是套在美帝国主义脖子上的绞索。美国侵略者在这些地方停留得越久,套在它的头上的绞索就将越紧。美国制造的这些紧张局势走向了美国人愿望的反面,它起了动员全世界人民起来反对美国侵略者的作用。毛泽东关于美帝国主义正在为自己制造绞索的著名论断,鼓舞着中国人民开展反对美国侵略的斗争。
从9月7日起,美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声明和警告,公然派军舰进入金门海域,为国民党军护航。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以打击国民党军方式反对美军的护航行动。毛泽东当时指示:一照打不误;二只打蒋舰,不打美舰。8日,人民解放军实施第三次大规模炮击,击沉击伤国民党军舰各一艘。11日,又实施了第四次大规模炮击,迫使护航的美国军舰仓皇逃离金门海域。13日后,为配合中美大使级谈判,人民解放军转入零星炮击。至10月6日宣布暂停炮击时为止,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共进行了4次大打、83次中小打和上千次零星炮击,达到了封锁金门、惩罚国民党军和打击美国“战争边缘”政策的目的,使美国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