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毛泽东与中共八大【3】
毛泽东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刘少奇政治报告的修改上。整个修改过程,洋溢着民主协商的气氛。从现在保存下来的几份批件上,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1956年8月29日凌晨3时,刘少奇将新修改的部分草稿送给毛泽东,并在信中说:“昨天早起把以前写的稿子推翻了,所以这段稿子今天才写好,有四千七百多字。请审阅,看是否可以这样写?请看完后要高智通知我到主席处谈一谈如何修改这一段的问题。”
毛泽东在当天就认真看完了这部分草稿,还在刘少奇的来信上写下了如下批语:“这一部分改得很好,字数不多,清爽好看。前一部分盼能迅速加以修改。”
6日凌晨2时前后,毛泽东看了陈云送来的部分修改意见,再次作了修改,并向胡乔木催要尚未送来的有关商业的一节。他在批语中说:“建设部分,除商业外,又看了一遍,用铅笔作了一些修改。请你将商业部分改好,于今天下午送我一阅;再送少奇同志。”
类似的来往信件和批示还有一些,都是毛泽东同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平等磋商、共同修改审定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的历史见证。
毛泽东对政治报告作了极为认真的修改。在保存下来的80多份政治报告修改稿中,经过毛泽东本人修改的就有21份。
毛泽东对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虽然没有像政治报告那样投入巨大精力,反复修改,但也同样认真审阅过。
长期以来,一些人对中共八大通过的党章在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中,没有提到“毛泽东思想”,感到不解。西方的一些人,借此大做文章,希望以此来证明所谓“毛与刘、邓矛盾源于八大”的猜测。事实并非如此。
在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里,对党的指导思想是这样表述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偏向。”
在中共八大修改后的党章里,对上述提法改动如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党在自己的活动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者经验主义的偏向。”
这两种表述,贯穿的精神实质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不再直接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提法。而首先提出不再使用这个提法的,正是毛泽东本人。
早在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从这一年起,毛泽东在审阅一些重要文件,包括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总是把“毛泽东思想”一词删去或改写。有的改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有的改为“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共中央宣传部还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在1954年12月下达了《关于毛泽东思想应如何解释的通知》。
通知说:“毛泽东同志曾指示今后不要再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提法,以免引起重大误解。我们认为今后党内同志写文章做报告,应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办理。至于讲解党章和过去党的重要文件决议时,仍应按照原文讲解,不得改变,但应注意说明‘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避免对两者有不同内容的可能误解。”
毛泽东在审阅这个通知时,在末尾加写了一段话:“在写文章做讲演遇到需要提到毛泽东同志的时候,可用‘毛泽东同志的著作’等字样。”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建国以后第一次团结的盛会,第一次提出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大会,载入了史册。由于种种原因,中共八大提出的正确的指导思想,没有真正贯彻下去。但是,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和中共八大所起到的筚路蓝缕之功,却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褪去应有的光辉。
(摘自《纵横》1996年第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