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林批孔”运动和毛泽东批评“四人帮”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1-11   
分享到 :

周恩来批判极左思潮的努力受到挫折,各个领域在批判极左思潮过程中采取的纠“左”措施及其成果,因涉及对“文化大革命”的总体评价,引起了毛泽东的担忧并进而提出了要批判孔子的问题。

林彪事件发生后,毛泽东意识到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文化大革命”产生了怀疑。由于年事已高,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极其关心将来人们会怎样看待“文化大革命”。他坚持认为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完全必要的,对于反修防修、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他把发动“文化大革命”看作是自己一生中所做的两件大事之一。从1972年起,他多次说过这类意思的话。他说: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把蒋介石赶到那个小岛上,另一件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他把发动“文化大革命”看成能与打垮蒋介石相提并论的一件大事,表明这场“革命”在他心目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针对林彪事件发生后社会上流传的“文化大革命失败了”的说法,1973年5月25日,他在政治局会议上批驳道:怎么能这样说呢?文化大革命把刘少奇集团揪出来了嘛,又把林彪集团揪出来了嘛,这是个伟大胜利。如果不是这场大革命,刘、林他们怎么能发现?怎么能打倒?因此,在着手解决“文化大革命”造成的许多混乱现象的同时,毛泽东仍然希望“文化大革命”能以令人满意的方式圆满结束。

在深入揭批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过程中,毛泽东对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哲学史研究中涉及的儒法之争发表看法,提出了批孔的问题,以此论证林彪集团的实质是极右。1973年7月4日,毛泽东约张春桥、王洪文谈话时,讲到不赞成否定秦始皇,理由是林彪和国民党一样,都是“尊孔反法”的。7月17日,毛泽东会见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时再次谈到儒法斗争的问题。他说:“我们郭老(指郭沫若——引者注),在历史分期这个问题上,我是赞成他的。但是他在《十批判书》里边,立场观点是尊儒反法的。”“法家的道理就是厚今薄古、主张社会要向前发展、反对倒退的路线,要前进。”8月5日,毛泽东向江青讲述中国历史上儒法斗争的情况,说:历代有作为、有成就的政治家都是法家,他们都主张法治,厚今薄古;而儒家则满口仁义道德,主张厚古薄今,开历史倒车。不久,经他批准,《人民日报》于8月7日发表《孔子——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思想家》一文。

党的十大闭幕不久,9月23日,毛泽东会见埃及副总统沙菲时又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名的皇帝。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毛泽东把“批林”同“批孔”、同批判“主张厚古薄今,开历史倒车”的儒家联系到一起,把“批林”引上了防止“右倾回潮”、反对“复辟倒退”的方向。

1973年11月,中央政治局内发生了一件矛头针对周恩来的事情。11月下旬,毛泽东依据不正确的汇报,认为周恩来、叶剑英在当月中旬的中美会谈中态度软弱了,犯了“右倾错误”。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从11月21日起至12月初,中央政治局开了几次会批评周恩来和叶剑英。会上,江青、姚文元等乘机向周、叶进行攻击,无端地严厉指责这次中美会谈是“丧权辱国”、“投降主义”。江青、姚文元还乘势提出这是“第十一次路线斗争”,诬陷周恩来是“错误路线的头子”,是“迫不及待”地要代替毛泽东。会后,江青还向毛泽东提出增补她和姚文元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要求。毛泽东在了解了政治局会议的情况后,先后与周恩来、王洪文等人谈话。他批评了江青关于“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提法,说:“他(指周恩来——引者注)不是迫不及待,她自己(指江青——引者注)才是迫不及待。”对江青所提增补政治局常委的意见,毛泽东明确表示:“不要。”

1973年年底,党内军内进行了重要的组织调动。这年12月1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上,毛泽东赞成叶剑英意见,提议大军区司令员相互调动。他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有几个大军区,政治委员不起作用,司令员拍板就算。”他提议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说:“步调要一致,不一致就不行呢。”毛泽东还提议,曾被错误地打倒、已于半年前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邓小平当军委委员、政治局委员。他又说:“政治局要议政。军委要议军,不仅要议军,还要议政。军委不议军,政治局不议政,以后改了吧。”21日,毛泽东接见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成员。他同大家谈话时,还说:“如果中国出了修正主义,大家要注意啊!”这是在林彪反革命集团败露灭亡两年多以后,毛泽东再一次提出注意中国出“修正主义”的问题。根据毛泽东的意见,1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邓小平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参加中央和军委领导工作的通知;中央军委发布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命令。

江青集团不顾毛泽东的批评,继续利用批孔大作文章。党的十大以后,他们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成立大批判组,编辑《林彪与孔孟之道》的材料。他们对林彪将孔子的“克己复礼”多次写成条幅这件事情格外看重,力图通过批判“克己复礼”使批林与批孔相贯通。他们操纵的写作班子,连续发表“批孔”、“批儒”的文章,借古喻今,把攻击的矛头一步步指向周恩来。

1974年元旦,江青等人控制下的“两报一刊”联合发表社论,提出:“要继续开展对尊孔反法思想的批判”,“批孔是批林的一个组成部分”。1月12日,王洪文、江青联名写信给毛泽东,建议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汇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转发全国。18日,中共中央以一号文件转发这份材料,并加批语指出,这个材料对于继续深入批判林彪路线的极右实质,对于继续开展对尊孔反法思想的批判,对于加强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会有很大帮助。当时中央批发这个材料,不仅因为林彪私下推崇孔孟之道,认为批孔可以从思想根源上批判林彪集团,而且更主要的是借宣传历史上法家主张变革、批判儒家反对变革来维护“文化大革命”。

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江青以个人名义派人给解放军某部防化连、海军机关、国务院文化组和中共北京市委等单位送去“批林批孔”的信件和材料。1月24日、25日,江青又先后在中央军委机关和驻京部队、中央和国家直属机关“批林批孔”动员大会上讲话。江青指使她的帮派骨干、两校大批判组的组织者迟群、谢静宜在大会上讲话。在25日的大会上,迟群等有意将到会的周恩来、叶剑英等置于受指责的地位。他们借宣讲《林彪与孔孟之道》的材料,大谈所谓“反复辟”问题,鼓吹“修正主义仍然是当前的主要危险”,攻击中央、地方和军队的一批干部不抓“大事”而埋头“小事”就要“变修”;并提出“批林批孔”要联系“走后门”问题,说“走后门”实际上“就是对马列主义的背叛”。到会的郭沫若年迈多病,也被江青当场点名。江青在这两次万人大会上煽风点火,使许多干部群众感到迷惑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