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从黄埔军校走出的中共知名将领(组图) 【2】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分享到 :

刘志丹:黄埔四期学员 陕北红军创始人

刘志丹

刘志丹,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人,1925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受党指派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与林彪一样均为黄埔四期出来的将领。

刘志丹是陕北红军的创始人,曾任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会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1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红二十八军的军长。1936年4月,刘志丹在东征战役中牺牲于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现属柳林县)的一次战斗中,年仅33岁,是东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红军将领。1943年,刘志丹牺牲7周年时,毛泽东亲笔题词:“群众领袖,人民英雄”。

周士第:黄埔一期学员 叶挺部第25师师长

1924年,周士第将军投考广州黄埔军校,为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学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黄埔时有“猛将”之誉,当过铁甲车队队长。

南昌起义时又是叶挺部第25师师长,当时便是高级将领。后任红二方面军的参谋长、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参加了历次中国革命战争,为民族独立与解放,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建立了卓著功勋。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毛泽东曾称赞他有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的坚定性。

左权:抗日战场上牺牲的八路军最高指挥员 

左权

左权,1905年3月15日生于湖南醴陵,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1931年12月奉命参与联络指导国民党军第26路军举行宁都起义。1933年初任中革军委作战局参谋,后任副局长。同年12月任红一军团参谋长,参加了开辟中央苏区和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参与指挥所部进行突破国民党军4道封锁线、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役战斗。1936年5月,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参加了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左权当年是被陈赓带进黄埔的,后来军职却又在陈赓之上,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突围转移时,左权于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时年37岁,是抗日战场上牺牲的八路军最高指挥员。朱德赞誉左权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

蒋先云:进出黄埔成绩第一 与陈赓等并称“黄埔三杰”

蒋先云

蒋先云考进黄埔时是第一名,毕业时又是第一名。黄埔三杰中,以他为首。蒋先云的入党介绍人是毛泽东,可见其人分量。

蒋介石对他赏识无比,以极大的耐心等他回头。国共分裂时蒋介石曾许诺只要蒋先云过来就能当师长,当时黄埔学生中能当团长的都没几个。然而蒋先云铁了心跟共产党,终于不辞而别。1927年5月28日,蒋先云在河南临颍与奉军张学良部作战时牺牲,时年25岁。

李之龙:因“中山舰事件”名扬中外 因反蒋被杀害

李之龙

李之龙以“中山舰事件”而名扬中外。在考进黄埔之前李之龙就已是共产国际顾问鲍罗廷的政治秘书,资历是很老的。李之龙和蒋先云并列为黄埔中的左派学生领袖,也因此被右派学生痛恨。

中山舰事件前,李之龙官升为海军局局长,军衔中将,与校长蒋介石平级,这不可避免地被视黄埔为蒋家军的蒋介石所不满。选定李之龙作为打击目标,可说是各方合力所至。李之龙从此一蹶不振,党内同志也冷淡对他,最后流亡日本。刘继兴考证,国共分裂后,李之龙又回国反蒋,在广州被捕。据说蒋介石闻讯后,曾电告李济深将李之龙解送南京。电报到达时,李之龙已被押赴刑场,牺牲在了红花岗下。

王尔琢:井冈山上的红军第四号人物 牺牲时仅25岁

王尔琢,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尔琢考黄埔时已是最后一批报名,幸好,他和同乡黄鳌、郑洞国一起被录取。

在南昌起义时,王尔琢不过是团参谋长,因为部队的主要军官都逃散了,便成了仅次于朱德、陈毅的第三号人物。后来上了井冈山,又成了红军的第四号人物。王尔琢打仗以勇猛著称,曾发誓革命不成功就不剃胡子。1928年8月25日,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王尔琢的追悼会上,悬挂着由毛泽东拟稿、陈毅书写的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始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