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周座谈会”到“双周协商座谈会”【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协商对话机制的历史考察

作者:刘维芳    发布时间:2015-09-02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分享到 :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谈”传统的延续

1976年11月,政协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委员列席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关于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报告,并进行热烈讨论,由此,人民政协也开始恢复工作。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兴,党和国家面临“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1978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邓小平当选为新一届政协主席。1979年6月15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开幕式上做了题为《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的讲话。在讲话中,他全面分析、阐述了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和由此带来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深刻变化,对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对象、范围、方针和任务,以及人民政协地位和作用等问题作出科学论断。这篇讲话成为指导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纲领性文献。1982年,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作用被庄严地载入宪法。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制定颁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44页。)1993年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序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体现的协商民主得到宪法的认可和保障。1995年初,中共中央正式转发《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首次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协章程和政协章程修正案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0页。),揭示了新时期人民政协地位和作用的发展变化。

这一时期,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就国家大政方针积极建言献策,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1978年5月思想政治战线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政协全国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各界爱国人士近200人进行了学习和讨论,并认为:检验一种理论、一条路线、一个方针、一项政策是否正确,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根本不考虑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以“本本”、批示、讲话甚至被歪曲了的话为依据,照抄照转,“句句照办”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第198页。)。通过学习讨论,对于肃清林彪、“四人帮”在统一战线方面的不良影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79年10月19日,邓小平在政协和中央统战部为各民主党派举行的招待会上讲话指出:“目前,在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知识分子、专家以及其他人士的积极作用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他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还有一些困难,需要经过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予以解决。希望各民主党派协同党和政府,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4—205页。)根据讲话精神,政协各组和各有关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从当年10月下旬开始,分别邀请在京部分党派成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开了24次座谈会,对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问题建言献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工作组资料选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336页。)。

在此背景下,重启“双谈”也纳入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当年12月,邓小平亲自批准了全国政协机关党组关于举行“双周座谈会”问题的报告,使中断13年的各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得以恢复 (牛旭光:《邓小平与新时期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报》2004年8月2日。)。只是此后的座谈大多不再以“双周座谈会”命名,而一般根据座谈会内容命名,或被称为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等。

新时期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渠道逐渐增多,内容亦趋丰富。以内容而言,既有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统一战线内部关系问题,也有不少政治生活、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重要问题。1980年11月至1981年1月,政协全国委员会先后举行主席扩大会议、副主席座谈会、有关工作组座谈会,就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两案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1982年6月15日至7月8日,政协全国委员会又连续举行7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改草案专题座谈会。(《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第416页。)

综观这一时期全国政协召集的座谈会,还主要围绕以下主题进行座谈:(1)关于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工作,总结交流地方政协工作经验,推动政协工作发展。如,1984年11月17日至27日,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和中共中央统战部联合召开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统战、政协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谈了国内外形势问题、统一战线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问题,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侨联、台联作用问题等,并呼吁全党都要重视和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政协大事记》)1986年2月20日至27日,政协全国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地方政协工作座谈会,交流了新时期地方政协工作的经验,讨论如何进一步开创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问题(《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第425页。)。2001年12月3日至6日召开的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座谈会,议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总结交流地方政协工作的经验,(推动政协工作的发展 《政协大事记》)。(2)围绕国家经济发展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如1979年9月14日至21日,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座谈会,中心议题是关于调整部分农副产品的购销价格和提高部分职工工资问题、加速农业发展问题以及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作问题。1979年12月25日至27日,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座谈会,主要讨论中国工业交通生产形势问题。(《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第410—411页。)1998年5月27日,中共中央统战部举行座谈会,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就东南亚金融危机情况下的中国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座谈 (吴迎春、陈晓钟:《中央统战部举行党外人士座谈会》,《人民日报》1998年5月29日。)。(3)围绕国家科教文卫方面的协商座谈。1988年12月21日至23日,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专题座谈会,讨论教育文化委员会关于高等院校教育投资、教师待遇问题的调查报告(《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第432页。)。(4)围绕社会治安问题。1996年5月17日,全国政协就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治安问题举行协商座谈会。

从2005年7月到2012年9月,全国政协连续启动了11次专题协商座谈 “专题协商”通常是指通过政协组织提供平台,以会议为主要形式,让政协界别或政协委员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一重要问题,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与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直接进行协商议政的形式。,围绕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向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征求意见。11次专题协商会议几乎涵盖了这一时期国家的所有重大战略,其中既有涉及国家发展总体规划的协商主题,如:“围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的若干问题”,“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也有涉及地区发展战略的协商主题,如:“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建设,推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还有关系国家重大经济政策的协商主题,如:“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既有关于国家文化、科技发展战略的协商主题,如:“以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软实力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有围绕社会管理的协商主题,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通过以上协商座谈,广泛征求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继承新中国成立初期“双谈”传统和反思“文化大革命”教训基础上,“协商座谈”的“双谈”传统得以延续。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通过这一方式,充分表达对党和国家政策的意见建议,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拨乱反正”及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建设的各方面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中共十八大后“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创立及对“双谈”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2012年11月举行的中共十八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光明日报》2012年11月18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对协商民主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6日。)的新要求。为此,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继续探索专题协商的实现形式,在充分征求各民主党派、各专门委员会意见建议、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创立了“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从1966年停止到2013年重启,时隔47年,“双周座谈会”这一在“文革”开始后淡出政治舞台的“参政议政”重要渠道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

在2013年9月18日举行的全国政协第六次主席会议上,主席团审议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办法(试行)》。“双周协商座谈会”主要采取专题协商座谈会的形式,座谈的内容主要是听取政府各部门工作报告、座谈时事政治、协商有关单位提出的问题和由政协全国委员会工作会议提出的问题等。通过“双周协商座谈会”,人民政协在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紧紧围绕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和贯彻实施献计出力,发挥了其“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

“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对1950年4月至1966年7月举行的百余次“双周座谈会”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若干次政协重要会议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全国政协创造的各种协商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从继承的角度看,“双周协商座谈会”继承了“双谈”“神仙会”的优良传统,与会人员围坐在一张椭圆形会议桌旁,发言不分主次,允许现场插话,允许交锋,没有穿靴戴帽,没有空话套话,直奔主题,讲问题、谈看法、说建议。目的是让大家畅所欲言,把问题谈深谈透,以便能够进行更为深入地讨论,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建议。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双周协商座谈会”与历史上的“双谈”相比又有所不同,并有所推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规模更小、专业性更强。从“双周座谈会”到“双周协商座谈会”,名称增加了“协商”两个字,一是区别于历史上的“双周座谈会”,二是增加了协商民主的意味。“双周协商座谈会”更突出协商议政的性质,目的是要形成有关建议或提案上报中共中央,开会的目的明确,专业性很强。而“双周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是沟通思想,强调学习与沟通。从参会人数来看,参加“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人数也大大减少,“双周座谈会”曾经出现过一场座谈会有200多人参加的情况,而“双周协商座谈会”每次邀请20人左右。从人员构成来看,“双周协商座谈会”参会人员主要是与座谈会主题相关的委员,其中大多数是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有时还邀请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场,以保证打通政协与政府部委、党内与党外的沟通渠道,以推动建言献策成果转化。讨论后,经报请中共中央正式批准,由全国政协办公厅、各民主党派中央、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这种小规模的座谈,每次都聚焦一个问题展开座谈交流,参与者也是有备而来、有的放矢、绝不空谈,座谈质量明显得到了提升。

2.主题更加丰富。虽然两者都是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关键性问题进行协商座谈,但随着国家建设发展阶段的变迁,以及政协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座谈的主题也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以“时事政治”为主,组织民主党派学习和思想改造,以及对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过渡时期总路线等问题的探讨,演变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环境保护、科教文卫、社会治理、司法公正等问题的探讨。这些反映国家和社会发展新元素内容的增加,体现了中共十八大以来新一代领导集体全面深化改革、切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3.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如前所述,“文化大革命”前的“双谈”曾经两度停止活动,“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完全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双谈”协商传统得以延续,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每年召开的次数也屈指可数。除去政协各个专门委员会内部的专题座谈外,以全国政协名义举办的“专题协商会”自2005年第一次举办至2012年10月,也仅举办了11次。而根据2013年通过的《政协全国委员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办法(试行)》,“双周协商座谈会”则是一般每两个星期举行一次,安排在星期四下午,每年举行20次左右 。

2013年10月重启的“双周协商座谈会”至2014年12月已经召开了24次,基本做到了有序规划,按期举行。而且“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年度计划安排由全国政协主席办公会议讨论后,都需报请中共中央正式批准,主题都紧扣“党和国家的重大关键性课题、研究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一要求,每次座谈结束后,会将各方意见形成一个信息专报,递交相关决策部门。每一份信息专报都会很快得到反馈。从会前主题的选择,到座谈会后的信息专报,再到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以及相关部委的及时反馈,“双周协商座谈会”显示出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发展趋势。“双周协商座谈会”已经成为一个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协调关系、凝心聚力的重要协商平台。

“双谈”作为新中国政治协商的重要渠道,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几经沉浮,既见证了人民政协制度从“代权力机构”到“统一战线组织”再到“中国特色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成长历程,也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以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过程。在此过程中,“双谈”协商对话机制,成为展现新中国上层政治活动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凝聚共识、共商国是的重要载体和纽带,在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建设的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双周协商座谈会”在继承“双谈”传统基础上,着眼于新的时代、新的实践,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必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文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