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第一所炮兵学校的组建

作者:郭化若    发布时间:2015-11-12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1945年3月15日,延安炮兵学校正式开课,人民军队的第一所炮兵专业学校在南泥湾宣布诞生。炮兵学校的首任校长是被毛泽东赞誉为“党内一支笔”的郭化若。

                                                               

1944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转入大规模战略反攻的一年。欧洲战场,苏军给德军以连续毁灭性打击;太平洋战场,美军进逼马利亚纳群岛和菲律宾,并轰炸日本本土,日军在太平洋和中国战场上连连失利。我国抗日战争已度过了最艰难的相持阶段,战略大反攻的阶段将要来临。我军的第一所炮兵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大概是11月底的一天,天气很冷,我接到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司令部的通知,说贺龙司令员约我去谈话。我知道一定是关于创办炮兵学校的事。因为1个月前贺老总给我打过招呼,说抗日战争就要转入战略反攻了,我军已开始进行攻占大城市和夺取交通要道的正规战,急切需要加强炮兵力量,必须很快培养一大批炮兵干部,为此想调我去炮兵团工作。当时我军只有1个炮兵团,是1937年在红军山炮连基础上成立的,由于游击作战用不上,一直呆在南泥湾搞生产。我认为加快培养大批炮兵干部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作法,但靠炮兵团培养干部是很有限的,建议把炮团扩建成一所炮校。

我到了联防司令部接待室,还没有坐下来,贺老总就出来了,他握着我的手说:“化若同志,你提的建议军委批了。炮团改为炮校,由你当校长。”接着徐向前同志也来了,他是联防副司令。我们一起分析了国内外形势,认为炮兵干部很快就要派上用场,必须尽快建校,尽快开课。贺老总叼上烟斗,问我半年内开课怎么样,我说争取3个月就开课。接着研究了炮校班子的组成、开办经费、供应保障等问题。贺老总再三强调一要选好教员,二要选好学员,三要尽快开学,中间有什么困难,尽管找他。我建议由军委给各军区发个通知,筹建炮校要调教员、选学员,请他们支持。

第二天,我带着满脑子创办炮校的问题,打着背包进了南泥湾。我和炮兵团长邱创成进行了一次长谈,然后就一面找人谈话,了解和熟悉情况,一面铺开工作。因为在炮团基础上扩建炮校,除了我这个校长外,其他干部都是炮团的原班人马。邱创成同志任炮校政委;原炮团副团长匡裕民任副校长;原参谋长张志毅任训练部长;政治处改政治部,刘何任政治部主任;后勤处没变。成立炮校临时党委,进行了首长分工。我抓总,创成同志负责思想政治工作,裕民同志负责开学的物资准备。训练部负责教学计划、教材、教具、教学场地的准备;政治部负责调干和招生;后勤处负责物资保障工作。各个部门还成立了一些临时组织,如教材编写组、招生组、接待组等。我要求各部门按分工进行工作,每星期汇报一次进度,校主要领导坚持天天碰头,有问题及时商量解决。

南泥湾号称“陕北江南”,山青水秀,土地肥沃。在这里办校有很多有利条件,山上可以砍柴,不缺烧的;炮团已搞了两年生产,储备了大量的粮食、蔬菜,暂时不缺吃的;炮团的同志挖了许多窑洞,住的地方也有。只是这里的水,是从山涧的枯枝败叶中流出的,吃了容易得一种大关节病。还出现过一个怪现象,有段时间,喂的猪突然死去,因此开始怀疑水有毒。后来我和饲养员仔细观察,才知道是乌鸦传染的病毒引起的。当地乌鸦很多,成群结队,它们在山上啄食了死人后,又飞来猪圈啄食猪食盆。我们每次喂猪,等猪吃饱了就把猪食盆收藏起来,就再也没有死猪了。

炮团的干部在我传达了上级关于创建炮校的指示精神后,对办好炮校的决心是很大的。但我去之前,有的干部对建立炮校不大理解,因为那时八路军、新四军的装备很简单,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说要发展炮兵,简直有点“天方夜谭”。当时炮兵干部没处安排,炮团教导营有近200名知识青年干部分不出去,再办炮校,干部不是积得更多吗?更大的问题是大部分干部在康生搞的“抢救运动”中受到冲击,90%的人被划为“两条心”干部,其中有个模范连的干部竟100%被打成了“特务分子”,有的干部还挨了打,相当多的干部不安心工作,有的打报告要求调动。针对这些情况,临时党委认真进行了分析研究,决定一是根据中央书记处5月13日关于纠正反奸斗争“左”的错误的指示,处理好整风中的遗留问题;二是加强形势教育,认清发展炮兵的战略意义。我在个别谈话的基础上,召开了干部大会,宣布了两条:一是凡属运动中搞错了的,一律予以平反;二是暂时还未完全查清的(实际只有2名干部),也不影响使用。我还给大家讲了国际形势和全国抗日战争形势,说明发展炮兵的必然性、重要性和培训炮兵干部的迫切性。炮团的干部思想基础都很好,文化素质也相对高一些,有不少在苏联学习过。大家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只是长期工作在基层,对全国的情况了解较少,中央的指示传达到这里也慢一些。道理讲清了,思想很容易打通。他们对我这个从总部派来的人很信任,我讲的话也能起作用。创成同志反映,说我讲话的第二天,有的人简直是换了个人,工作姿态、情绪都变了。有个参谋,叫徐昭,因父亲在国民党的煤窑上管财务,被打成了特务,整天愁眉不展。我就对他讲,一个人要经得起委屈,我也曾被错误地打成托派。他说:“你是总部来的,政策清楚,我相信你的话,包袱已经放下了。”这个干部以后一直表现不错。另外,这个炮团成立后,党中央、中央军委是很重视、很关心的,朱德、刘少奇同志来这里参观、视察过;周恩来同志亲自从武汉带来了炮队镜;毛泽东同志在炮团成立1周年时还送了锦旗,写了指示信,鼓励炮团全体官兵要努力学习政治军事,造成抗日战争中的有力兵团,达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之目的,“为民族争光荣,为八路军争模范。”回顾炮团的历史,大家都很激动,他们说,党中央、中央军委这样重视炮兵建设,现在炮兵要发展,怎么不叫人高兴呢?为了尽快培养大批炮兵干部,拼上命也要把炮校办起来。有的同志还说:“我要干一辈子炮兵,调我走也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