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的终结【3】
第三,从传播主体看,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的学者与其他阶层的代表性人物相互唱和,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共谋关系。前些年,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的人物,有的是“学者”或所谓的“公知”,主要集中在学界、知识界。但近几年来,这一人群急剧地向其他社会阶层、群体扩散,个别的记者、主持人、演艺明星、民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加入进来,成为网络大V、大咖,与这些“学者”、“公知”相互唱和,对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转发转帖。
第四,从影响对象看,历史虚无主义特别强调以具有迷惑性的言论,加紧抢夺网民特别是青年。一种观念或思潮,归根到底,要影响人群,占领人的头脑。历史虚无主义的主攻对象非常明确,即广大网民、青年。历史虚无主义的炮制者和传播者,利用网民和青年的语言,抓住网民和青年关心的、亟待解决的切身利益问题,打扮成替网民和青年说话的“正义化身”,攻击历史和现行制度,制造思想意识上的混乱。
这些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应当成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主攻方向。
把历史虚无主义批判引向深入
当前,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斗争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理论学术界迄今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大量的总体性批判、宏观性批判,深刻揭露了其本质和危害。如今,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将历史虚无主义批判引向深入,在微观维度和深层意义上进一步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误,同时,坚持立破并举的原则,推进唯物史观的创新性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彻底终结历史虚无主义。
首先,坚持具体性原则,对历史虚无主义具有典型性的错误言论进行“解剖麻雀”式批判,更加真实、生动、立体地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的问题。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有其共性,但不同的错误观点各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危害。我们对不同错误观点的批判,也应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当前,应当在历史虚无主义总体性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细化和深化,通过具体错误言论的“麻雀解剖”,对其谬论的形成发展、思想动因、传播渠道、扩散方式、消极后果等展开详尽的研究剖判。通过这一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误和政治图谋会更加详尽直观地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