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波瀾壯闊,學習宣傳黨的歷史任重道遠。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意義。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本網推出特別欄目《黨史百年·天天讀》。欄目通過豐富翔實的歷史文獻,客觀記述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系統展現了黨的主要領導人的重要論述和理論觀點,以及黨的思想理論創立、發展和完善的歷史進程。敬請關注。

9月21日

9月21日

/ 重要論述 /

2018年9月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第八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我們要加深對這一重大戰略的理解,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明確思路,深化認識,切實把工作做好,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他指出,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我國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應該有能力、有條件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順利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 他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按規律辦事。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實現鄉村振興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偉大創舉,沒有現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經驗。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我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要在實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時,注重發揮好德治的作用,推動禮儀之邦、優秀傳統文化和法治社會建設相輔相成。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向改革要動力,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制,增加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要建立健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制機制,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貧困村和所在縣鄉當前的工作重點就是脫貧攻堅,要保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 他強調,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要注意處理好以下關系。一是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系,要遵循鄉村建設規律,堅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從容建設,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切忌貪大求快、刮風搞運動,防止走彎路、翻燒餅。二是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關系,黨中央已經明確了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各地要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實施方案,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因村制宜,發揮億萬農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善於總結基層的實踐創造。三是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關系,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政策支持、市場監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四是增強群眾獲得感和適應發展階段的關系,要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補齊農村發展和民生短板,讓億萬農民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要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能提脫離實際的目標,更不能搞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

/ 黨史回眸 /

1949年9月21日-30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舉行。出席會議的代表共662人。會議通過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等文件。會議決定國都定於北平,北平改名為北京﹔紀年採用公元﹔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國旗為五星紅旗。會議選舉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舉行,標志著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運動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勝利,標志著愛國統一戰線和全國人民大團結在組織上完全形成,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毛澤東在開幕詞中向全世界宣告:“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9月21日

/ 歷史瞬間 /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圖為中南海新華門。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圖為中南海新華門。

重要論述

1949年9月21日
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致開幕詞。他在陳述了中國目前的軍事形勢和政協會議的由來及其作用之后,指出: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我們的民族將從此列入愛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勞的姿態工作著,創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時也促進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被人侮辱的民族了。全國規模的經濟建設工作業已擺在我們面前。隻要我們仍然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隻要我們團結一致,隻要我們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和團結國際友人,我們就能在經濟戰線上迅速地獲得勝利。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中國人被人認為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於世界。我們的國防將獲得鞏固,不允許任何帝國主義者再來侵略我們的國土。我們將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一個強大的海軍。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抖吧,讓他們去說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劉少奇發表《加強全國人民的革命大團結》的講話。講話著重對沒有把中國社會主義的前途寫進共同綱領問題作了說明。講話指出:即將由政協籌備會提交全體會議討論和通過的共同綱領,是目前時期全國人民的大憲章。這個共同綱領,在協商過程中,有些代表提議把中國社會主義的前途寫進共同綱領中去,但是我們認為這還是不妥當的。因為要在中國採取相當嚴重的社會主義的步驟,還是相當長久的將來的事情,如在共同綱領上寫上這一個目標,很容易混淆我們在今天所要採取的實際步驟。無疑問,中國將來的前途,是要走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去的。在中國採取社會主義的步驟,必須根據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和全國最大多數人民的要求。到了那時候,中國共產黨也一定要和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及其他愛國民主人士進行協商並共同地加以決定。中國共產黨在將來也願意和一切願意進入社會主義的人們一道,共同地進入社會主義。毛澤東的開幕詞收入《毛澤東文集》第五卷﹔劉少奇的講話收入《劉少奇選集》上卷。

1988年9月21日
鄧小平會見斯裡蘭卡總理普雷馬達薩時提出,需要建立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他指出:現在需要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也需要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新的政治秩序就是要結束霸權主義,實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最經得住考驗的不是霸權政治,不是集團政治,而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解決戰爭與和平的問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問題,都需要這些原則。

2014年9月21日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2018年9月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第八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我們要加深對這一重大戰略的理解,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明確思路,深化認識,切實把工作做好,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他指出,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我國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應該有能力、有條件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順利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 
他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按規律辦事。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實現鄉村振興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偉大創舉,沒有現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經驗。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我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要在實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時,注重發揮好德治的作用,推動禮儀之邦、優秀傳統文化和法治社會建設相輔相成。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向改革要動力,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制,增加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要建立健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制機制,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貧困村和所在縣鄉當前的工作重點就是脫貧攻堅,要保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 他強調,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要注意處理好以下關系。一是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系,要遵循鄉村建設規律,堅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從容建設,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切忌貪大求快、刮風搞運動,防止走彎路、翻燒餅。二是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關系,黨中央已經明確了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各地要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實施方案,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因村制宜,發揮億萬農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善於總結基層的實踐創造。三是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關系,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政策支持、市場監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四是增強群眾獲得感和適應發展階段的關系,要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補齊農村發展和民生短板,讓億萬農民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要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能提脫離實際的目標,更不能搞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 

2020年9月21日 
習近平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上發表講話。他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世界是一次嚴峻考驗。人類已經進入互聯互通的新時代,各國利益休戚相關、命運緊密相連。全球性威脅和挑戰需要強有力的全球性應對。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我們必須嚴肅思考:世界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聯合國?在后疫情時代,聯合國應該如何發揮作用?就此提出4點建議:一是主持公道。二是厲行法治。三是促進合作。四是聚焦行動。 
他強調,中國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將始終做多邊主義的踐行者,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定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

黨史回眸

1945年
9月21日 中央書記處發出《關於擴兵與編組野戰軍的指示》。通過編組野戰軍或野戰兵團,從組織體制上完成了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的戰略轉變。 

1949年
9月21日-30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舉行。出席會議的代表共662人。會議通過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等文件。會議決定國都定於北平,北平改名為北京﹔紀年採用公元﹔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國旗為五星紅旗。會議選舉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舉行,標志著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運動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勝利,標志著愛國統一戰線和全國人民大團結在組織上完全形成,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毛澤東在開幕詞中向全世界宣告:“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