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認識和
使用“執政黨”概念論析
[摘要]從現已公開的文獻資料看,在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主要成員中,任弼時最早使用“執政黨”概念,並將之作為革命勝利后中國共產黨的定位﹔周恩來在新中國成立后最先明確使用“執政的黨”概念﹔鄧小平對“執政黨”概念的闡述最為集中也比較深刻﹔劉少奇在1962年全黨反思“大躍進”錯誤的關鍵時刻兩次使用“執政黨”概念,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朱德、陳雲雖未直接使用“執政黨”概念,但都有著明確的執政黨意識﹔毛澤東雖然沒有明確使用“執政黨”概念,但對此採取了既不明確肯定也不否定的默許態度。對“執政黨”概念的認識和使用,本質上是如何看待“革命黨”和“執政黨”的關系問題。建設一個永葆革命本色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應當成為黨的建設的重要目標。
[關鍵詞]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執政黨﹔革命黨
學術界關於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執政黨建設理論的研究已取得豐碩成果,但對於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認識和使用“執政黨”概念的探討則比較薄弱,而“執政黨”概念的提出與使用,卻是中共執政黨建設理論的發端。筆者從所能掌握的現已公開的中共第一代領導人的文獻出發,對此作一梳理和分析(下文的分析和判斷皆是以現已公開的文獻資料為依據,行文時不再一一表明)。由於掌握資料不一定全面,偏頗之處在所難免,請學界指正。
一、“執政黨”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對中共執政黨建設的重要意義
在執政黨建設理論所涉及的諸多概念中,“執政黨”這一概念的提出和使用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執政黨”概念產生於西方資本主義民主政治,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與資產階級執政黨有著本質區別。對於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而奪取政權取得執政地位的中國共產黨來說,實踐中存在著由“革命黨”到“執政黨”的地位轉變和角色轉換問題,這就決定了在思想觀念上,中國共產黨必然由長期以來形成的“革命黨”思維向“執政黨”思維轉變。而使用“執政黨”概念來定位中國共產黨,不僅是這一轉變開始的標志,也是中共執政黨建設理論與實踐的基點。“執政黨”概念的使用,增強了中共執政使命感、責任感,推動了中共對執政黨特點及執政黨建設規律的把握和探索。
在解放戰爭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和中共即將成功奪取全國政權之際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是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於中國共產黨即將成為執政黨已經有了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心理准備,並進行了富有前瞻性的工作部署。會議提出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並著手開展建設事業,會議還確定了全國革命勝利后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應當採取的基本政策。這些都集中體現了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執政意識。也正是在這次會議上,“執政黨”概念被首次用來定位中國共產黨,由此開啟了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使用“執政黨”概念的序幕。
二、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執政黨”概念的認識和使用
(一)任弼時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中使用“執政黨”概念定位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人。
在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中,任弼時率先使用“執政黨”這一概念,並將其作為革命勝利后中國共產黨的定位。1949年3月13日,任弼時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指出:“現在,我們要防止因為經常的行政事務繁忙而忽視黨務工作的現象。這種情形是存在的,將來更可能發展。忙於各種經濟建設和行政事務,放鬆了黨的建設,忘掉了黨務工作,那是很危險的。……糾正這種偏向,對於我們黨將要在全國范圍成為執政黨的時候是特別重要的。”《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73頁。任弼時在這裡不僅最先使用“執政黨”概念定位中國共產黨,而且特別提醒要在黨成為全國范圍內的執政黨后增強執政憂患意識。遺憾的是,任弼時在新中國成立后次年就英年早逝,其對“執政黨”概念的使用也僅停留於此。
(二)周恩來在新中國成立后最先公開使用“執政的黨”這一概念。
周恩來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中較早具有執政黨意識的領導人之一,也在新中國成立后最先公開使用“執政的黨”這一概念。1954年2月10日,周恩來在中共七屆四中全會上發言,其中提到“我們的黨已是勝利的黨、執政的黨”《周恩來選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0頁。,以警醒大家要注意黨的執政地位會使個人主義呈現隱蔽性的特點。這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共中央高層領導人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明確使用“執政的黨”這一概念。周恩來在直接使用“執政的黨”之前也曾有過類似表述。1951年9月29日,他在北京、天津高等學校教師學習會上,講到知識分子在人民和敵人之間應秉持的態度問題時指出:“在態度問題上,是不是還有保持中間的可能呢?應該說,基本上沒有可能,尤其在國內更沒有可能。因為勝敗已經定下來了,人民已經當政了。難道今天還可能又站在蔣介石方面又站在中國人民方面嗎?”《周恩來選集》下卷,第69頁。其中的“勝敗已經定下來了,人民已經當政了”跟“我們的黨已是勝利的黨、執政的黨”的基本內涵是接近的。失敗的是國民黨,獲勝的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國共產黨。政權已經掌握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手中。據此分析,周恩來在1951年已經有了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的初步認識,而在1954年則更加明確地直接使用“執政的黨”這一概念。
1954年以后,周恩來還多次使用“執政的黨”或“執政黨”概念。1956年9月25日,周恩來在接見外賓時說:“如果沒有民主,就沒有集中,集中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的。這一點對我們執政的黨特別重要。”《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第620頁。1957年5月12日,他又說:“執政黨的地位也會使一些人驕傲起來。”《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中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第42頁。1963年5月29日,他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屬機關負責干部會議上再次鄭重告誡:“必須看到,官僚主義在我們執政的黨內,在我們的國家機關內,的確是十分有害、非常危險的。”《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22頁。這都表明周恩來對黨處於“執政黨”地位的認識不斷深入,也體現出他是依據“執政黨”的定位來審視、思考黨內存在的問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