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裡尋找光明:十大元帥傳奇入黨歷程【3】

作者:尹家民    發布時間:2014-03-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到 :

棄高官求真理入黨的劉伯承

劉伯承是川軍名將。1923年秋冬,他一直在成都治傷。后因心煩,躲到犍為縣五通橋張仲銘家裡靜養。閑下來,他看了不少進步書刊。

1924年夏末,因熊克武的第一軍勢力被逐出四川后,劉湘、楊森等一手控制了政權,大肆迫害進步人士,吳玉章在成都不能立足,也輾轉來到犍為。吳玉章與劉伯承的交往十分密切。當時,吳玉章任成都高等師范學校校長,和惲代英、楊闇公等人創辦《星期日》等刊物,宣傳新文化、新思想,熱情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還派人深入到工人、農民中做宣傳和組織工作,在當地具有較大的影響。

吳玉章深知劉伯承的為人,對他的出眾學識、高尚情操和憂國憂民的精神十分欽佩﹔對於他的軍事才能,更是格外賞識。吳玉章幾乎每隔三五日就要到劉伯承的住處,一面探視病情,一面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后來,通過吳玉章的介紹,劉伯承結識了楊闇公。

在吳玉章、楊闇公兩人的影響下,劉伯承的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漫長的革命道路上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這年秋末,劉伯承同吳玉章一道取道貴州、湖南到達上海。第二年年初,他又跟吳玉章趕赴北京。6月下旬,他們又一起來到廣州。劉伯承素以“深思斷行”為座右銘,愛獨立思考,不隨波逐流。

這一路,他覺得每天都有新鮮事發生,他看到了群眾火山爆發般的反帝浪潮,看到了共產黨像磁鐵般地吸引著有為青年……

1926年5月,經楊闇公和吳玉章兩人介紹,劉伯承如願以償,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

先接受黨的命令后入黨的賀龍

第一次國共合作后,中共黨員周逸群受命到賀龍部隊任師政治部主任。賀龍與周逸群一見如故,他們促膝長談,周逸群向賀龍宣傳馬列主義,介紹十月革命,闡述共產黨的性質和政策,賀龍茅塞頓開。

有一次,賀龍問周逸群:“我經過一番對比,還是覺得共產黨好,我想參加共產黨,不知行不行?我沒有文化,隻好口頭申請。”周逸群一聽連忙說:“黨熱烈歡迎你,不過要加入我們的黨組織,還要經受更嚴峻的考驗,希望我們並肩戰斗。”賀龍深深地點了點頭。此時,中共雖暫時還沒吸收賀龍入黨,但已把他當作自己人。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前,周恩來握住賀龍的手:“我來拜訪你,不是禮節性的。開門見山,我是找你商量起義計劃的。我們立刻就談行嗎?”

賀龍點頭示意:“好極了,我洗耳恭聽!”

周恩來說道:“現在,共產黨對你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是黨的前委委任你為起義軍總指揮!”

賀龍一聽,禁不住離開座椅,少有地結巴起來:“我還沒有入黨……”

周恩來說:“你看,你剛剛講過完全聽共產黨的命令,怎麼第一個命令就不聽了?”

賀龍口氣完全軟了:“好,我服從。”

起義軍撤出南昌到達瑞金后,幾個重要人物的入黨問題被提上了日程。

8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在瑞金河邊的一所小學裡,汽燈將教室照得通亮,牆壁上已挂起一面黨旗,前委領導們就著課桌椅隨便坐下,小聲交談著,等候郭沫若、賀龍進來。郭沫若對教室裡布置的一切並不陌生,神態自若,向他熟悉的每一位打著招呼。賀龍則不然,他見過比這大的陣勢,那多是設在香堂祠廟裡的入幫入會儀式。他曾琢磨,入個小幫小會規矩都很多、氣氛森嚴,要入共產黨這個大組織,那還不更加隆重,所以剛進門時不免有些緊張。

主持人張國燾也很嚴肅。按事先的約定,郭沫若由周恩來和李一氓、賀龍由譚平山和周逸群當入黨介紹人。然后請郭沫若、賀龍舉起右拳,對著黨旗宣誓。張國燾領一句,他倆跟一句,儀式很快結束。

走出會場時,賀龍頓顯輕鬆,從口袋裡掏出煙斗點上火。他對走在身邊的張國燾淺淺一笑:“這個手續並不復雜嘛,不像加入哥老會那麼多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