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裡尋找光明:十大元帥傳奇入黨歷程【4】
認清文學夢無法救國后入黨的陳毅
1919年10月,懷揣作家夢的陳毅從免費赴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畢業,到法國馬賽開始了留學生活。在這裡,陳毅認識了蔡和森,開始接觸社會主義。
1921年底,陳毅等留法學生因鬧學潮被遣送回國,11月到了上海。在上海,已參加中共中央領導工作的蔡和森找到陳毅,並和陳毅作了深談,問陳毅願不願意入黨或去蘇聯學習。陳毅沒有同意入黨,也不想去蘇聯,他還沒有放棄當一個自由作家的夢想。他心目中理想的作家是這樣的:既信仰共產主義,支持和參加中共所領導的革命運動,又不受組織的約束﹔憑著個人的努力,獨立地為祖國為人民作貢獻。
1922年1月下旬,作為四川籍學生代表的陳毅回到了重慶,他想解決在法的川籍學生求學問題。然而,四川的當權者們此時正忙於打仗。陳毅等人在成都又奔走了幾個月,毫無結果。這使陳毅又一次看到,依靠個人的努力,推動或迫使任何一個封建政權或資產階級政權來做有益於人民的事,都是徒勞。
1922年春,陳毅任《新蜀報》主筆。此時,他進一步看到,不是那種新的極其強大的力量,即他已經認識到的新興的無產階級和它的政黨共產黨,去摧毀這陳舊的一切,中國是很少有什麼希望了。個人奮斗是軟弱無力的,隻有參加到組織中去,才能有所作為,有所貢獻。他給蔡和森寫了申請信。至此,陳毅的思想已在根本上完成了從資產階級到無產階級的轉化。1922 年秋,蔡和森給陳毅寫了回信。“就這樣,經蔡和森通信介紹,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1923年10月,經陳孟熙介紹,陳毅進入北京中法大學學習。入學不久,他由共產主義青年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國民黨叛變之時入黨的羅榮桓
1926年夏,羅榮桓到廣州投考中山大學本科。沒有被錄取,他便於1926年農歷十月離開廣州回到家鄉湖南省衡山縣南灣,投身於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洪流中。家鄉如火如荼的農民運動,使羅榮桓更加清楚地認識到,隻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把千百萬農民組織起來,才是一條真正的解放道路。他一回家就到縣城找到共產黨聯絡員修表匠老趙。經老趙介紹,羅榮桓見到了中共衡山縣委和縣農協負責人,向他們匯報情況、接受指示。然后他又連夜邀集積極分子召開秘密會議,傳達縣委和縣農民協會的指示,號召大家團結起來、建立農會,開展斗爭,解放自己。
1927年三四月間,蔣介石磨刀霍霍准備反革命政變。當時湖南的各種反革命勢力,也在暗中向革命發動有計劃有組織的進攻。在緊靠南灣的攸縣,一幫劣紳聚眾劫獄,將在押的劣豪盡數放出。南灣地主羅鳳梧、蕭羅仙等也仿效外地的反革命組織“暗殺團”,頭一個就准備拿羅榮桓開刀。當時,羅榮桓恰好接到在武漢大學的彭明晶的來信,彭明晶在信中談到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往武漢后的革命形勢,談到毛澤東在武漢主辦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羅榮桓為進一步了解全國的革命形勢,探求真理,便決定前往武漢投入更大、更火熱的革命浪潮中去。一個深夜,羅榮桓在蕭慶雲的護送下,從衡山搭輪船到長沙,然后轉赴武漢。
羅榮桓到達時,武漢的局勢已急轉直下,繼上海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湖南發生“馬日事變”后,武漢也一度遭到鄂軍反動軍官夏斗寅叛軍的襲擊。7月15日,國民黨武漢政府公開叛變了革命,一時間,腥風血雨遍及全國。在這種嚴峻時刻,一些對革命艱巨性並無思想准備的小資產階級革命者,以及一些投機分子被嚇倒,紛紛脫離革命。但就在這種嚴重白色恐怖的籠罩下,羅榮桓卻更加堅定了革命的信念。1927年5月,他經彭明晶介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從此踏上了職業革命家的道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