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裡尋找光明:十大元帥傳奇入黨歷程【5】
苦苦思索數月后加入黨組織的徐向前
1924年4月,徐向前被黃埔軍校錄取,成為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在黃埔,他除了刻苦學習軍事外,還大量閱讀了進步書籍和報刊。他積極參加中共黃埔特別支部組織的各種活動,並成了其中的一名活躍分子。
1926年11月底,徐向前來到了北伐軍佔領的武漢,被分派到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任學兵隊少校隊長。武漢分校號稱第二黃埔,當時任北伐軍總司令的蔣介石兼任武漢分校校長,政治總教官為惲代英,教官中有施存統、蕭楚女等共產黨員。陳毅等許多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也先后到這個學校工作或學習過,所以,這所學校的進步力量佔了優勢。
徐向前周圍聚集了一批共產黨員,如樊炳星、楊德魁、李楚白、賀昌、程子華等。他們時常會聚一堂,談論理想,有時也發生爭論。徐向前言語不多,他認真地傾聽著,反復地比較著,苦苦地思考著:共產黨和國民黨,到底誰是真正的革命黨?誰在真正為人民謀利益?共產主義和三民主義,到底哪種主義更能拯救中國?
為了搞清楚這些問題,徐向前如飢似渴地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及其他進步報刊,以及宣傳蘇聯十月革命的一些小冊子。瞿秋白、魯迅的一些文章,也吸引著他。他終於認清了中國革命的發展趨勢。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經過兩三個月的思索、比較、學習和同志的幫助,我對共產主義和共產黨的認識有了新的飛躍,決心走共產主義道路,把自己的一生,獻給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美好、最壯麗的事業。”
1926年下半年以后,蔣介石加緊了分裂活動,先后制造了“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等。1927年初,蔣介石已經公開表示反對共產黨。徐向前面臨著一生最重要的考驗,他經過慎重思考,下定決心,跟共產黨走。1927年3月,經樊炳星、楊德魁介紹,徐向前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徐向前入黨后才知道,武漢軍校中共組織的負責人是陳毅。
從立志實業救國拐向革命的聶榮臻
1919年12月9日,年方20歲的聶榮臻,心懷實業救國的雄心大志,在上海登上法國游輪“鳳凰”號,與其他72名熱血青年結伴,去法國勤工儉學。
1921年10月,聶榮臻從法國來到比利時,進了費用比較低廉的沙洛瓦勞動大學。此時的他,思想上正發生著急劇的變化,這種變化使他越來越不能平靜地坐在課堂裡專心致志地學習了。他開始感到,出國勤工儉學時所抱的那種實業救國的願望實在是不現實。他翻來覆去地想:中國是這樣一個現實,你的科學技術學得再好,即便是成為工程師,回國以后又有什麼用?正在這時,他接觸馬列主義的機會也又多起來。當時,共產主義運動在法國和比利時的影響很大,此外,他還能經常看到國內辦的一些革命報刊,如《向導》周報。正是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他的思想發生了質的變化,他堅信隻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使中國四萬萬同胞都能有衣有食。1922年6月3日,他在給父母親的信中表達的就是這一觀點。
1922年8月,由同在沙洛瓦勞動大學學習的劉伯堅和熊味耕兩人介紹,聶榮臻加入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為了保密,他使用了化名“向上”。1923年初,由趙世炎、劉伯堅介紹,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革命低潮時選擇入黨的葉劍英
葉劍英是粵軍名將,在舊軍隊中有很多老關系,想升官不愁沒門路,但他卻想的是加入中國共產黨。但是當時形勢錯綜復雜,有些公開的共產黨人他並不熟悉,熟悉的又多隱蔽起來,一時難以找到。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葉劍英通電反對蔣介石,遭到蔣介石的通緝。葉劍英逃至武漢,住進武昌朝陽旅館。朝陽旅館是廣東人開的,常有廣東籍的客人來往和住宿。說來也巧,正在他心神不定時,遇到了梅縣同鄉李世安。李世安是秘密的共產黨員,在廣州時就與葉劍英見過面,后來轉到武漢,在市公安局當主任秘書。他以這個公開身份作掩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這次與葉劍英相見,兩人徹夜長談,都有一種他鄉遇故知之感。
葉劍英把自己入黨的渴望和幾年來在這個問題上遇到的波折和苦惱,全都倒了出來。李世安了解葉劍英的過去,便將此事一口應承下來,表示將向上級反映此事。李世安這個老黨員當然知道黨內的規定。像葉劍英這樣的國民黨高級軍官,即便是已經通電反蔣,但要在基層組織裡討論他入黨的問題,還是可能會產生波折。於是,他帶著葉劍英的期盼,秘密找到周恩來。
周恩來聽完李世安的匯報,回想了一下他在黃埔軍校時與葉劍英的接觸,坦然說道:“他的底子我知道,是好的,我們應該表示歡迎。”就這樣,又過了幾天,1927年7月上旬,在武漢革命形勢急轉直下,汪精衛“分共”前夜,經周恩來同意,中共中央批准接納了葉劍英這個特殊黨員。為了保密和特殊的工作需要,周恩來要葉劍英不要和其他黨員聯系,隻讓他與李世安等少數黨員保持聯系。
葉劍英以秘密黨員的身份,為保護南昌起義將領,提供敵人高層決策情報起了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