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十七年史學”研究評估【4】

作者:黃廣友    發布時間:2015-02-02    來源:中共黨史研究
分享到 :

四、 結語

“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史學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世紀中國史學發展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史學界對這一段歷史研究進程進行了深入探討,充分肯定了這一時期所取得的學術成就,同時指出了存在的嚴重不足。

很明顯,史學界近30多年來對十七年史學的研究與評價,主要存在革命史學和啟蒙史學兩大學派。他們盡管在史學價值取向、治史路數和學術風格等方面存在不少相異之處,但是,兩派學人都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基本原理分析問題,都認為十七年史學是新中國歷史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對以后史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深遠的影響。但是,他們在認識問題的路徑和方法等方面的確存在不同,前者傾向於守護長期以來形成的革命史學研究范式﹔后者則反思這一范式,冀望在反思與啟蒙中,剝落意識形態的層層包裹,重新發現唯物史觀史學的學術意義。因此,兩大史學的沖突屬於唯物史觀史學內部的意見分歧,共同構成了十七年史學研究與評價的雙重變奏。

兩種史學價值取向及研究路數之所以各有相當多的擁護者,原因在於現實為堅持各派觀點的學者都提供了足夠支撐。一方面,中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發揮歷史研究在民主革命時期形成的“革命”功用仍有必要﹔另一方面,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更深地融入了世界,唯物史觀派史學必須抖落掉某些不合時宜的僵化的思想和觀念,與時俱進,其學術價值才能真正顯現,唯物史觀作為科學的理論才能真正發揮其指導作用,歷史學在現代化進程中才能真正發揮其經世作用。

從20世紀中國歷史學發展進程來看,十七年中國史學無論就其史學自身發展,還是其賴以形成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等背景,都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學術史階段和學術形態而存在,並作學術史意義上的系統研究。而且,十七年史學在民國史學的傳承和改革開放后歷史學的開啟過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無可替代的地位。有學者認為:“從溫故才能知新的視角看,要真正了解近‘三十年’的史學,特別需要整理文革前‘十七年’的研究狀況。” 羅志田:《文革前“十七年”中國史學的片斷反思》,《四川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然而,近30多年來,學界對十七年史學的研究並不很理想。宏觀分析的多,微觀研究的少﹔理論評價的多,實証研究的少。至今還沒有專門研究十七年史學的學術著作。因此,當下要求得對十七年史學的全面和真確的了解,下功夫多做一些具體的實証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另外,研究中由於不同研究者的治史理念和路數不同,必然會形成不同的觀點,對於不同的觀點提出質疑或進行論辯是史學研究的常態,也是史學研究繁榮的表現,但是,質疑和論辯應以包容多樣為前提,然后求得歧義的解決。事實証明,多種理論與路徑並存更有利於史學事業的繁榮和發展。

(本文作者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注:本文是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華崗學術思想研究”(14CDJJ0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學術地位研究”(10YJA770051)、山東大學人文社科青年團隊項目“建國后馬克思主義史學的主流化”(YT12036)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