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和談的斗爭【2】

——記北平和談

作者:李維漢    發布時間:2015-04-22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二、李宗仁的“謀和”活動,我黨的斗爭策略

  李宗仁代總統后,便積極進行“謀和”活動。他擺出開明姿態,一方面下令“釋放政治犯”,“恢復各黨派的合法地位”,“啟封停刊報紙”﹔另一方面電邀李濟深、章伯鈞、張東蓀去南京,又派邵力子、甘介侯去上海訪晤宋慶齡、章士釗、顏惠慶、羅隆基、張瀾等。(李宗仁在他后來寫的回憶錄中說:“這些人對我還友好,似乎不懷惡感。我若得到他們的支持,定能造成第三種力量,以制造反共之輿論。這樣共產黨就不得不放棄毫無意義的把內戰打到底的目的。”)對李宗仁的“謀和”活動,我黨採取針鋒相對的策略,一月二十五日即以發言人名義發表談話,指出:“對國民黨的偽善,人們應保持清醒的頭腦”﹔同日,中央發電指示上海、香港黨組織,要求“迅即將李(濟深)、沈(鈞儒)、馬(敘倫)、郭(沫若)等的聲明及我黨上述談話,連同我黨一月十四日聲明向國民黨各大城市廣為啟(散)發,使廣大群眾不受美帝及國民黨的欺騙。尤其要注意爭取中間分子。”一月二十八日,中央又致電上海黨組織,要他們同尚在上海的張瀾、黃炎培、羅隆基等交換意見。電文謂:“如果南京反動政府及李(宗仁)、孫(科)、邵(力子)、張(群)等接受毛主席的八項條件,並即逮捕各主要戰犯(如蔣介石、陳立夫一大批等),以便實現真和平真民主,那就是好的﹔如果隻提出要南京反動政府釋放政治犯,取消特務,恢復民主同盟活動及容許被封的報紙、雜志復刊等等,那就是很危險的。因為對前項要求張(瀾)、黃(炎培)、羅(隆基)等人不一定肯提出,而對后項要求既易為張、黃、羅等贊同,又易為南京在形式上接受,結果轉使民主人士陷入被動,且有承認反動統治之嫌。”要求著重說服他們堅持李濟深等五十五人聲明的立場。

  已來解放區的民主人士在這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周建人、翦伯贊、田漢、胡愈之、韓兆鶚、嚴信民、吳晗、楚圖南等聯名致電張瀾、黃炎培、史良、陳銘樞、羅隆基等人。章乃器、施復亮、孫起孟等也致電香港的民主人士,請他們堅持正確的立場。

  與此同時,中央還向上海等地黨組織發出指示,要求他們配合這一斗爭,在國民黨統治區各大城市發動工人、學生等群眾運動,在條件成熟的地方,工會、學生會等團體可公開活動,被啟封的報紙可自動復刊,並注意使中間階層人士的民主運動和群眾運動相配合,以揭露李宗仁和平談判的欺騙性。實際上,李宗仁雖然想採取一些旨在爭取中間力量的做法,但在國民黨頑固派的阻撓抵制下,所謂“釋放政治犯”,“恢復各黨派的合法地位”,“啟封停刊報紙”等命令,多未兌現。這樣,就在廣大人民面前暴露了國民黨並無和平誠意,反使李宗仁處於政治上更加被動的地位。在上海、香港的民主黨派人士,亦未受其蒙騙,李宗仁爭取第三方面的企圖基本失敗。

  李宗仁這時仍未放棄假和談的基本立場,但迫於形勢,於一月二十七日致電毛澤東,表示願意以八項條件作為和談的基礎。

  在此前后,為了試探我方的反應,李宗仁還安排了一些人士直接與我接洽。

  一月十二日,白崇禧派黃紹竑飛抵香港,想托李濟深幫忙,促成桂系方面單獨與我和談。但此時李濟深已來解放區了,黃即通過我在港負責干部,致電李濟深,表示為促蔣下野,“尤宜與中共方面取得諒解與合作,方為有利”。李宗仁代總統后,一月底派黃啟漢、劉仲華為代表抵平,葉劍英接待了他們。黃、劉轉達李宗仁的話說:李宗仁願意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具體辦法是:(一)實現局部和平﹔(二)切實在八項條件之上內應外合,推動全面和平。葉劍英答應將其談話內容轉陳中央。二月一日,中央致電彭真、葉劍英、林彪、羅榮桓、聶榮臻等人,指出:黃啟漢、劉仲華的談話“是有政治內容的,且有文章可做”,“如劉仲華尚在北平,望令其迅速返寧,面告李宗仁。如其果有反蔣、反美,接受毛主席八條要求的真意,即應迅速與蔣分裂,……如李、白托黃、劉轉告之言,純系騙局,則中共便無此余暇與之敷衍。”

  二月十二日,劉伯承、陳毅在河南信陽接見了白崇禧派來的私人代表李書城。李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受托了解我方對白崇禧及國民黨湖北省主席張篤倫、河南省主席張軫的態度。劉伯承、陳毅向他說明我黨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根本立場,並以傅作義為例,反復說明了如果白崇禧能以實際行動作出貢獻,我們將歡迎和優待,張軫、張篤倫也是這樣。

  李宗仁還直接、間接地安排了一些人士組成“南京人民和平代表團”、“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前來洽談,我方都採取了積極接待的態度。“南京人民和平代表團”邱致中、吳裕后等於二月六日抵平。葉劍英接待了他們,並說明了和平必須是在八條基礎之上的真正的和平。經過交談,他們表示認識到共產黨是要和平的,戰爭販子在南方。二月十四日,由顏惠慶、章士釗、江庸組成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抵平,邵力子以私人資格隨團前來。對於這個代表團,我黨採取積極熱情、誠懇坦白的方針,由葉劍英負責接談。還邀請傅作義、鄧寶珊等同他們接觸。翌日,葉劍英與顏、邵、章、江會晤,並於當晚設宴招待代表團一行,傅作義、鄧寶珊也應邀赴宴。初晤結果表明,顏、邵、章、江對我們是友好的,向我們表示敬佩之意,也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某些建議。但他們此次的目的,是想國共兩黨以對等身份實行南北議和。葉劍英坦率地指出:實現民主、和平、統一的新中國的偉大目標基本上有兩種方式,即天津方式和北平方式。從我們的願望講希望北平方式,但這取決於國民黨是否以民族利害為重,以人民利益為重,希望李宗仁認清形勢,按照八條,同蔣介石真正決裂。二月十七日,我方召開歡迎“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大會,北平市副市長徐冰講了話。會后,葉劍英又分別與代表團成員晤談。翌日,董必武、林彪、羅榮桓、聶榮臻、葉劍英宴請顏惠慶一行,進行了深入的談話。二月二十日,還邀請他們參加招待民主人士的四百人的大宴會。二十二日,他們飛抵石家庄,傅作義、鄧寶珊同行。我去石家庄迎接他們,陪同他們抵達西柏坡。毛澤東、周恩來接見了代表團成員,商談了有關和談及通郵、通航事宜。這樣就為正式和談鋪平了道路。他們也比較充分地了解了解放區的情況和我黨的主張。這對他們回去后向李宗仁做工作以及后來參加新政協,是有重要作用的。葉劍英曾按照中央的指示挽留邵力子。邵力子答道:此次恐怕仍須回去,不過,下次可以再來。二月十七日,他們帶了毛澤東給李宗仁的一封信離平返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