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領域歷史虛無主義的三種手法

作者:馬建輝    發布時間:2016-02-0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分享到 :

優秀的文藝作品之所以成為經典,其美學上的優良品質是一方面,史學上的優良品質是更為重要的另一方面,這意味著文藝創作正確地把握了歷史。所謂正確把握的歷史,應是本質規律和運動趨勢所統攝的總體的歷史、具體的歷史、客觀的歷史、庄重的歷史。但是,現在有些文藝創作特別是涉及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彌漫著一股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以碎片化、抽象化、娛樂化等手法來擺布、虛無歷史,使人們對歷史的認識變得扭曲而迷亂。

以碎片化手法解構歷史

首先是以孤立的個人際遇遮蔽社會總體趨勢,造成作品歷史敘事碎片化。“熟知非真知”,“真實非實在”,歷史的真實是能夠體現或觸摸到歷史本質的實在,文藝所反映或表現的真實是具有典型性的實在。藝術真實當然離不開對個人和細節的描述,但隻有當個人和細節是代表一定的社會本質及其傾向時,當事件發生的動因或人物行為的動機不是來自瑣碎的孤立要素或個人欲望,而是來自其所處的社會總體與歷史潮流時,作為實在的細節和個人才能夠獲得歷史真實性品質。一個時期以來,對個人口述史和回憶錄的追捧,使得一些人一葉障目,不見森林。不是聯系社會總體發展的實質,而只是用個人在某個時期的見聞代替對整個歷史時段的把握。更有甚者,以個人好惡評價歷史是非,甚至從個人恩怨出發來把握歷史、評斷歷史。比如,有的作品以某個在“文革”時期遭遇極大不幸的知識分子的經歷,來描繪整個時代﹔有的作品以個別的縣志記錄來推測全國的形勢及數據,並得出以偏概全的結論。以瑣碎化、個人化、地方化的“小寫的歷史”代替了總體把握的“大寫的歷史”,這樣的歷史敘述隻能把人們導入歷史的盲區和誤區。

其次是以片面的細節選擇解構主流歷史評價,造成作品歷史觀念碎片化。一些創作者可謂“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如有些戰爭題材文藝作品,專門選擇激戰場面、血腥場景進行特寫,而對體現戰爭本質的人民性背景則予以忽略。在這些創作者眼中,戰爭只是厮殺,不需要辨別戰爭有沒有意義、犧牲有沒有價值﹔創作隻要從市場切入,在市場上贏得觀眾即可,核心就是贏取眼球。這樣回避主流歷史評價的片面化選擇,就使那些熠熠生輝的英勇與犧牲全都變得黯然失色,把為民族獨立而戰、為社會進步而戰、為人民解放而戰的正義、崇高的歷史場景和歷史人物都虛無化了。還有些創作者,習慣於選擇性感受黑暗,單向度捕捉丑陋,熱衷於渲染負能量形象,而對於表現光明、表現總體性社會發展趨勢、表現正能量歷史題材則力有不逮。這往往會使人們陷入碎屑性迷惘,隻見毫末,不見輿薪,看不到主流歷史觀念所指向的希望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