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盧溝橋事變真相

作者:吳志菲    發布時間:2017-07-19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萬籟俱寂,一支全副武裝的日本軍隊以一名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入宛平城內去“搜查”,被中國駐軍拒絕。日軍隨即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中國駐軍奮起反抗,“盧溝橋事變”就這樣爆發了。

盧溝橋事變到底是誰打響了第一槍?盧溝橋事變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為什麼會成為全面抗戰的標志?今天,讓我們踏訪宛平古城、盧溝橋,尋訪抗戰老兵,查找歷史文獻,專訪歷史學者,復原歷史深處那段苦難的圖像,探求事件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

“扑朔迷離”的第一槍

20世紀30年代后期,為了實現其征服中國稱霸亞洲的野心,日本加快了全面侵略中國的步伐,不斷擴大在中國駐屯軍的編制,秘密制定大規模侵華的作戰計劃。從1936年10月至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前,日軍以北平為目標,不斷在宛平城北、盧溝橋一帶及平漢鐵路北側進行挑舋性的軍事演習。日軍劍拔弩張,戰事已呈一觸即發之勢。

當時,國民革命軍二十九軍將守城、守橋任務交給了二一九團第三營。該營營長金振中接到調防宛平和盧溝橋的命令后,面對無時不在挑舋的日軍,深感責任重大。

當年二十九軍二一九團三營老兵馬步先在晚年回憶說:“那年6月開始,鬼子就沒日沒夜地在宛平城邊演習,鬧得我們晚上不敢脫衣睡覺,我們手裡拿著大刀,刀片兒都攥出水了。”

1937年7月7日下午,駐豐台日軍河邊正三旅團第一聯隊第三大隊第八中隊由中隊長清水節郎率領,到達盧溝橋以北龍王廟附近,冒雨演習。

當晚10時40分,突然從城東北方向日軍演習營地傳來十幾聲槍響,宛平城內中國守軍隨即嚴密注意日軍的動態。少頃,金振中接到報告,據日軍稱:一名新兵在“演習”時被我城內駐軍捉去,日本軍官要求率隊進城搜查。金振中立即聯想到九一八事變,預感到日軍要故伎重演,便斷然回答:“日方士兵被抓純屬捏造,進城搜查絕對不能允許!”

金振中剛剛放下電話,激烈的槍炮聲便響了起來。炮彈飛越宛平城牆,炸倒營指揮部房屋6間,炸死士兵2人、傷5人。防守陣地的各連連長紛紛報告,日軍向我陣地蜂擁扑來。

金振中果斷地下達了作戰命令,冒著炮火登上城牆觀察敵情,指揮部隊還擊敵人。戰斗打了3個多小時,日軍在第三營官兵的勇猛反擊下傷亡慘重,始終未能接近城牆,隻能龜縮在原地待援。

夜12時許,日本駐北平特務機關長鬆井太久郎給冀察政務委員會外交委員會打電話,詭稱:“有日軍陸軍一中隊,夜間在盧溝橋演習,仿佛聽見由駐宛平城內之軍隊發槍數響,致演習部隊一時呈混亂現象,失落士兵1名,要求進入宛平城搜索。”

時任第二十九軍副軍長、北平市長秦德純接到報告后,回答說:“日軍隨意在我國領土內進行演習,完全是違背國際法的。事先既不通知,也未經許可,一名士兵行蹤不明,我方不負任何責任。”這時,日本特務機關和豐台日軍威脅說,如果不許入城搜查,就用軍隊包圍宛平。秦德純氣憤地說:“我不知道日本人怎麼這樣野蠻!我方為了自衛,隻有堅決抵抗。”

7月8日凌晨2時許,日軍由豐台增派的部隊在第三大隊隊長一木清直率領下與清水節郎所部會合,按計劃佔領了宛平東北的沙崗。冀察當局為防止事態擴大,同意雙方派員前往盧溝橋調查。

實際上,日軍那名“失蹤”的士兵名叫志村菊次郎,是一名二等兵,因拉肚子去解手而離隊,返回時在黑暗中走了相反的方向,因此延誤了歸隊時間,20多分鐘(一說約3小時)后悄悄歸隊。冀察當局與日軍談判之時,日方聲稱的“失蹤”士兵早已歸隊,但日方不但隱而不報,反而蠻橫無理地要求我守城部隊退出城外5公裡,以便日軍進城調查“失蹤”原委,還一再恫嚇中方人員,若10分鐘內還無法解決,嚴重事件將立即爆發。

5時許,雙方還在談判之際,日軍的炮彈就接二連三地呼嘯著飛進城內,在談判桌附近爆炸。駐扎在豐台的日軍第三大隊主力部隊氣勢洶洶地向宛平城開來。天大亮后,東警戒線方向出現大隊日軍。

由於日軍突然發動炮擊,中國守軍第二十九軍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線官兵:“確保盧溝橋和宛平城”,“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守衛盧溝橋和宛平城的三十七師一一○旅二一九團三營在團長吉星文和營長金振中的指揮下奮起抗戰,連續擊退日軍3次進攻。

日軍第三大隊直扑龍王廟和附近的鐵路橋。守衛橋頭陣地的隻有二十九軍二一九團三營十一連2個排。他們表示“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同日軍展開拼殺,終因寡不敵眾,60多名戰士壯烈犧牲。日軍也在河堤上丟下了上百具尸體。7月8日夜12時許,二一九文團突擊隊的青年戰士用繩梯爬出宛平城,出其不意地將日軍1個中隊全殲在鐵路橋上,奪回了鐵路橋和龍王廟,軍心為之大振。

激戰一天后,雙方均傷亡嚴重,日軍幾次強攻接連受挫,其妄圖“一擊”而奪宛平的計劃,被中國守軍的密集彈雨打得頭破血流,戰況遂成膠著狀態。

盧溝橋事變爆發的第二天,很多家報紙發行號外,將這個震驚中外的消息及時傳遞給了全國民眾。一時間,舉國上下群情激憤,“日本,凶!未必我們4億多人還打不贏它?”“揍,狠狠地揍!”“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四處響起。

盧溝橋事件,盡管史稱“七七事變”,但有學者認為其實是在7月8日打響第一槍的。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當時戰事緊張,對於突發的大事件,時人顧不上細節也沒人去摳字眼﹔二是當時中國人鐘表的使用率較低,時間概念不是特別強,一般人習慣把早晨日出后看成一天的開始,而不是以零點為一天的開始,天亮以前發生的事都算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