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胡锦涛在主席台上。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本报北京10月16日电 凝心聚力擘画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6日上…【详细】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习近平 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详细】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原原本本学习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认真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要紧密联系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要把好基调、把好导向,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努力营造奋进新征程的良好社会氛围。中央宣讲团要发挥好示范作用…【详细】
■ 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全党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只有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才能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为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理论上的深邃思考…【详细】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详细】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22年10月22日通过)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7年10月24日通过)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2年11月14日通过)
(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2022年10月24日上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召开院务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精神,对全院和全国党史文献部门学习宣传贯彻作出部署,提出要求。院长曲青山主持会议并讲话。院务会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办公厅纪检监察组副组长万华,院机关党委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详细】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会第一时间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在院党的二十大代表分别传达大会精神、与院管六个学会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与新华社联合主办“红厅论坛:读懂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主题研讨会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 11月1日,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受邀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首场报告会后,第一次面向外国在华人…【详细】
10月28日,读者在北京图书大厦翻看党的二十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必将以“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而载入史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贯彻落实的前提是深入学习领会,那么,应该怎样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呢?通览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修正案以及党的二十大的其他重要文件,至少需要关…【详细】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客观现象,它指的是人类社会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中国对现代化的探索,早期经历了种种曲折,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全…【详细】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图为6月28日,北京,“七一”建党103周年之际,众多党员干部群众前往党史展览馆参观学习。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迈上新征程,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全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动员令。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一、实现中华民…【详细】
重庆长江隧道全长约11.9千米,是第一条穿越长江的高铁盾构隧道,被誉为“万里长江高铁第一隧”。图为春节前夕,中铁十四局建设者们继续坚守岗位,加速推进项目建设。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并首次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出系统深刻的阐释,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也成为全球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日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详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问题至关重要。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详细】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作为党史和文献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如何认识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如何用这一重要思…【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眼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出科学概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从根本上说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质的规定性,是中国式现代化同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质的规定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详细】
【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探索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认识上不断深化、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有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意蕴,才能在面对各种矛盾问题和重大风险挑战时始终做到方向明…【详细】
【导读】“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新的重大命题,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本文深刻阐述“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通过深入解读几个重大理论的关系,帮助读者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次主题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铸魂,使全党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详细】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不仅体现在大会的主题中,也体现在报告的标题、正文和结束语等各个方面和部分。 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凝心铸魂,明确奋斗方向,增强奋斗动力,把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维护全党团结统一、巩…【详细】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部分,深刻论述了“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长期探索并实践的重大课题。“两个结合”重大命题的提出和系统阐述,在这个探索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两个结合”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和实践途径,指明了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方向,大大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一、“两个结合”中的“第一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详细】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三部分,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接着,报告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和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今年 2月 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再次强调,要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他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详细】
2023年 2月 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探索取得的重大成果。他强调,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问题,“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详细】
大会的主题是大会的灵魂,是统领大会报告的纲,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宗明义宣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段重要表述高度凝练概括,连标点在内统共只有 95个字,但意蕴深厚,具有极强的理论性、政治性、指导性,庄严宣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详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大之后的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前进方向。 对文化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详细】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图为党员在中共一大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得以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一百多年来,我们党…【详细】
摘要:共同富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发展的一个亮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共同富裕问题从“本质要求”上作出重要论断并反复强调,恰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对“共同富裕”问题的高度重视和重点表达。共同富裕理论,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不断深化和创新发展的,是新时代十年的显著标识;同时,这一理论也是伴随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实践不断展开和深化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逻辑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逻辑的必然结论。这一理论的创新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