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史研究的理论借鉴问题
【6】
三、努力探索理论借鉴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理论借鉴是一项长期任务,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总的来说,加强理论借鉴,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要根据党史学科发展和党史研究的实际需要,不断探索党史研究的新视角、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求时髦,但求实效,多管齐下,逐步推进。
(一)树立科学理念
在党史研究中加强理论借鉴,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观念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理论借鉴才有思想基础,实践也会更加自觉。当然,解决思想观念问题首要的是要提高对加强理论借鉴重要意义的认识,这在本文开始时已作了探讨。这里,再就几个具体问题谈点看法。
第一,要有理论的定力。党史学是一门政治性、党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始终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定力。在理论指导与理论借鉴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是第一位的,其他理论的吸收和借鉴是第二位的。不能因为需要借鉴的理论流派异彩纷呈、多元多样,就看花了眼,甚至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党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也不能因为理论借鉴在一定意义上打开了研究的新局面,就趋之若鹜,忘记了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党史研究的理论主心骨。
第二,要有开放的心态。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党史研究者在日新月异的学术思潮面前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充分意识到本学科的相对封闭状态,养成开放的学术心态,树立宽容的学术意识。要虚心向其他学科学习,努力营造一种鼓励融合创新的学术氛围,自觉借鉴一切有益的理论和方法,破解党史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创新党史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将党史研究推向新的水平和境界。
第三,要有开阔的眼界。要更好地进行理论借鉴,党史研究者不仅心态要开放,眼界也一定要开阔。这不仅是指对党史本身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更重要的是要借鉴古今中外有关拓展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的理论和方法,把党的历史放在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进程的宏观框架内、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进程之中、放在世界历史特别是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也就是说,既要立足党史看党史,又要跳出党史看党史。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跳出来,才能对一些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考察,才能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更透彻更科学的分析,才能“一览众山小”,以更客观的态度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党史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第四,要有自觉的意识。尽管党史学界已经意识到加强理论借鉴对深化党史研究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多的党史研究者也认为加强理论借鉴是深化党史研究的突破口,但理论借鉴的总体实践进展仍不容乐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些党史研究者缺乏在研究实践中进行理论借鉴的自觉意识。党史研究者要主动将理论借鉴落实到具体的研究工作之中,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厘清党史研究同理论借鉴之间的关系,探索理论借鉴的具体途径,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理论借鉴的经验。如此身体力行、日积月累,必然大有收获。
(二)拓宽借鉴手段
拓宽理论借鉴的手段,是党史研究中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实际状况看,拓宽借鉴手段要注重针对性和可行性,要从优化党史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入手,从研究问题出发加强理论借鉴,在实践中提高驾驭理论借鉴的能力。
第一,通过优化知识结构加强理论借鉴,在博学基础上采众家所长。从党史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看,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有人系统地接受过多种学科的专业训练和理论教育,因而多数人借鉴新理论新方法的情况是不尽如人意的。改革开放以来,介绍党史研究新理论新方法的文章不断涌现,但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运用、成功运用的却不多。究其原因,一些党史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优化知识结构成为加强理论借鉴的必要前提。一些研究者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到了一定年龄,不需要也不能再学习新知识了,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优化知识结构虽然对党史研究者提出了挑战,但也为研究者借鉴新理论新方法深化党史研究提供了机遇。党史研究者要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广泛涉猎并深入钻研相关学科的专业著作和研究成果,以弥补自己知识结构的不足。
第二,通过学术创新加强理论借鉴,在“拿来”基础上综合创新。理论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学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研究深化,就没有学术发展。研究者在学术实践中,要深入思考所研究的问题需要借鉴什么理论和方法?如何运用新方法、补充新材料、进行新概括、作出新分析、提出新见解、得出新结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中国传统史学思想,借鉴西方近代史学理论,在与中国近现代其他史学理论交流、互补甚至是争论的基础上综合创新形成的。一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学术地位,也是在原本具有雄厚的中国传统史学或西方史学功底基础上,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并对其学术思想和学术实践进行根本改造后奠定的。今天,党史研究者尤其需要在加强借鉴中锐意创新,在加强借鉴中深化研究。
第三,通过实际运用加强理论借鉴,在实践基础上“驾驭借鉴”。毛泽东同志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加强理论借鉴,逐步提升借鉴水平,必须将理论借鉴应用于研究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需要借鉴的理论,进而将其与研究的问题相结合,最终将所借鉴的理论融会贯通为党史研究新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密切关注并充分吸收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吸收这些成果所体现出来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激活党史研究中与之相关联的学术生长点。理论借鉴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认真总结理论借鉴的心得体会,务实归纳运用理论借鉴的经验教训,为更好地扩展理论借鉴提供启示。如此往复,研究者的理论借鉴水平就会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党史研究的水平也就会随之不断提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