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整军运动的回顾
贺龙在晋绥军区作整军报告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全军指战员在作战间隙中积极参与的,以诉苦、三查和群众性练兵方法进行的大规模整训,被毛主席称作是“民主的群众性的新式的整军运动”。
毛主席的这句话是1948年4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的。这个讲话公开发表之前,毛主席特意发给了远在河北省平山县农村的刘少奇、朱德同志领导的中央工委征求意见。这是个极其重要的文件。它要求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密切结合,做清醒的革命者,不只是记住党的具体的工作路线和各项具体的政策,还要记住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有效地执行党中央规定的一切政策和策略。毛主席明确指示:“这种民主的群众性的新式的整军运动,今后必须继续进行。”重点主要是在中高层干部中进行提高政策和纪律的教育。这样,到1948年9月,全军便按1947年9月党中央关于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分两步进行整军的要求,圆满完成了整军任务。
1948年10月10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中写道:“两年内,特别是最近一年内,在人民解放军中,实行了有秩序的、有领导的、由全体战斗员和指挥员一起参加的民主运动,开展了自我批评,克服了和正在继续克服着军队中的官僚主义,恢复了在1927年至1932年期间曾经实行有效、而在后来被取消了的军队中的各级党委制和连队中的战士委员会制,这样就使军队指战员的政治积极性和自觉性大为提高,战斗力和纪律性大为增强,溶化了大约八十万左右从国民党军队来的俘虏兵,使他们变为解放战士,掉转枪口打国民党。两年内,从解放区动员了大约一百六十万左右分得了土地的农民参加人民解放军。”不言而喻,这是对新式整军运动作出的完整、科学的概括和最基本的总结。
那些年,我在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负责常务工作,在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恩来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刘少奇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参与了新式整军运动的全过程。现在,我就这个运动的兴起及其几个重要侧面,作个简要回顾。
(一)
1946年7月,面对得到美国装备和支持的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毛主席指出:全党必须下最大决心,努力准备一切条件,粉碎蒋军进攻。这年10月,我军歼敌25个旅。毛主席指示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任务,是再歼灭敌军约25个旅。这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时期,“必须实行全党紧张的动员和精心计划的作战”。他明确要求,“今后各区必须利用作战间隙,加强军事训练。一切军队必须加强政治工作”。这时,各区经过连续作战的部队,在政治工作上已经有了许多新鲜创造,党中央立即通过自己的机关报——《解放日报》,从9月到12月接连加以报道,并发表社论、专论加以肯定和赞扬,以先进典型和正面经验,进一步推动了政治工作的蓬勃发展。
具体说来,得到推广和普及的是以下三项。
先是9月10日的社论《好好进行俘虏工作》,称赞“许多地方进行的‘内战诉苦大会’是很好的一种方式”,对教育被俘人员的4/5即10万蒋军士兵转到人民方面成为“解放战士”,起了重要作用。社论还指出:“组织这种诉苦运动,是一件重大的实际的教育工作,军队与地方应该协力进行,使其发挥最大的效果。另一教育工作,就是根据这种极其生动具体的材料,做出总结,向放下武器的蒋军官兵,指出他们受困难的总的原因和中国人民今后的出路。这个出路就是为独立和平民主奋斗到底国、反对独裁、反对内战奋斗到底。”在此期间也采用“诉苦”方法进行思想工作和战前动员部队,巩固部队,密切军民关系,等等。
接着11月发表短评《广泛开展立功运动》,称赞华中野战军一师二团搞的“为人民立功运动”是“人民自卫战争中的一个创举”,号召全解放区进行革命英雄主义竞赛,普遍开展杀敌立功运动。
还有个以团结互助为主要内容的“王克勤运动”,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王克勤是晋冀鲁豫野战军六纵队的一个班长,解放战士的榜样,“一级杀敌英雄”,共产党员。他当班长时,组织思想互助、生活互助、军事技术互助,使他们班成为“三大互助模范班”,也是野战军首长提倡的“战斗与训练、勇敢与技术结合”的一面旗帜。12月的《解放日报》详细报道他的事迹后发表了《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的社论,号召部队部要按照自己的条件,选择自己的典型,通过这种运动“进一步提高战斗力和瓦解敌军”。
与此同时,军委总政治部还按中央指示,电函各军区各纵队首长、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要继续改进政治教育,“以诉苦大会方式,启发全体战士,自己教育自己,提高阶级觉悟”,为了农民阶级获得土地而英勇奋战;政治工作要贯彻群众路线,采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生动活泼的工作方法,紧紧依靠党支部,以民主方式选英模,大胆提拔新干部,经常注意拥政爱民教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完成再歼敌25个旅的任务,迫敌停止战略进攻而转为防御,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这些新鲜经验的推广和普及,既是最有效地进行紧张的动员和精心计划的作战,也为大规模展开整军创造了良好的群众条件。
在此期间,党中央还有一个重要的部署,是指示部队恢复各级党的委员会。总政先是审查了“关于党的团委会(即团党委)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这个草案是1946年10月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报上来的。经过审查,认为很好,党中央立即颁发全军试行。接着,总政着手草拟军队中党委员会条例初稿,并向一些中央委员和部队首长征求意见。先是贺龙、罗荣桓同志,稍晚一点还有罗瑞卿同志等都予以肯定,并提出了修订意见。到1947年2月,党中央向全军发出《关于军队中党的组织形式给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的复示》,并转发了晋冀鲁豫军区有关实施党委制的经验和文件。自此,1932年以后被取消了的党委制很快在各部队恢复起来,取代了当时军分区以上的军政委员会和党务委员会。党委制的建立、健全,大大加强了党对军事工作、政治工作的一元化领导,保证了部队思想上组织上更加团结—致,军事工作、政治工作搞得更加生机勃勃,部队的民主生活空前活跃。这就为整军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组织上有了完善的准备和保证。
(二)
确定整军,是中央工委在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的全国土地会议上,确定结合土改进行整党时提出来的。
会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刘少奇、朱德同志主持会议。到会的有东北、山东、晋冀鲁豫、冀热辽、晋绥、晋察冀、陕甘宁等解放区的主要领导人,华北解放区各地委的负责同志,晋察冀野战军各旅的代表,共100多人。我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土地会议上,反复讨论了整党问题。刘少奇同志在会议的结论中指出;“实行土地改革是争取爱国自卫战争胜利最基本的一环,有决定意义的一环”,“整顿党,整顿作风,直接目的是为了广大衣民的利益……同时也是全民族的利益,是全国人民最大最长远的利益,是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只有发动群众,彻底进行土地改革,把党整纯洁,才能战胜蒋介石。”他还强调指出,军队必须参加土改工作,给翻身农民撑腰,反对军阀主义和官僚主义。
会议在反复讨论结合土改开展整党、整军运动时,把具体内容和要求归纳为进行“三查”,即在地方是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在部队是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随后进行“三整”,即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
朱总司令对于整军问题极为重视。在会议期间,他深入各组,细心听取地方上的同志对部队的意见。许多同志反映,有的地主富农钻进了部队躲避群众斗争,有的甚至换上军装反对土改;有的干部干涉农民斗争,包庇地主富农等等。随后,他在9月7日的报告中专门讲了《整军问题》,提出部队需要“三查”。他说:“我们的军队需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加以整顿,需要一个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的运动,使军队在思想上达到一致拥护土改,组织上纯洁严密。” 他直截了当地批评部队有些干部沾染了封建社会的不良习气。他说,过去我们没有作假报告的,现在有了,贪污腐化也有了;浪费民力、物力现象很严重,官兵关系,军政、军民关系发生了不少问题。他语重心长地指出,这些恶习的传染源,“是地主富农思想,容许这种思想侵入军队中,是很危险的,必须扫除。”到会的军队干部都认为朱老总的报告切合部队情况,不仅使人看到整军的迫切性,还从他所讲的政治教育、军事训练都要贯彻群众路线的指示中,明白了整军的方针、方法,这实际上是一次进行整军的有力动员。
土地会议结束后,中央又经过周密的准备工作,决定10月10日同时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以下简称《训令》)和以“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为头条的67条解放军口号。发人深思的是,准备颁布《训令》之前,中央电示各野战军首长,对如何根据当前情况和我军新的使命修订原先八路军时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于9月底报来意见。对报来的意见,中央格外重视倾听出征到蒋管区的野战军的声音。这样,又经过中央前委、工委和叶剑英、杨尚昆同志领导的中央后委多次往返交换意见,最后由毛主席定稿颁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