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经验【3】

作者:尤国珍    发布时间:2014-07-18    来源:北京党史
分享到 :

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进入新世纪,科学发展时代的到来让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开始进入了福利化时代,文化事业的市场化发展道路——文化产业化开始向更为科学,也更为可持续的福利化方向转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在2005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法,2006年9月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从自发状态到自觉状态的飞跃,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党和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上,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明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思路、目标和着力点。2007年6月16日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会议指出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方面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会议还强调“要大力加强重大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改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14]

二是出台形成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实施规划。为加快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2006年到2007年两年间,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多个带有规划性的专门指导性文件,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迅速发展准备了充足的制度政策条件。

三是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到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中来,开始关注流动人口、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基本原则。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这一时期党领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高度重视社会弱势群体、流动人口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保障。2004年12月20日文化部下发《关于高度重视农民工文化生活切实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的通知》,2012年4月5日全国残联发布《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分别对保障流动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做了统筹布局,使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服务对象覆盖上更加健全和完备,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福利属性。

这一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公共图书馆为例,经过“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持续不懈的努力,2009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50个,比2000年增加175个,公共图书馆已基本实现行政区域全覆盖,其中地市级公共图书馆覆盖率为79.3%,县级公共图书馆覆盖率为85.1%;实施了县级“两馆”建设规划,全国公共图书馆房屋建筑面积达到850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252万平方米,增长42.1%;全国公共图书馆阅览室面积达到204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94万平方米,增长85.5%,平均每馆阅览室面积由2000年的410平方米,提高到2009年的714平方米;全国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坐席数为60.2万个,比2000年增加18.6万个,增长44.6%,平均每馆阅览室坐席数由2000年的156个,增加到2009年的211个,增长35.8%;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为58521万件(套),比2000年增加17568万件(套),增长42.9%,平均每馆总藏量由2000年的15.3万件(套),增加到2009年的20.5万件(套),全国人均藏书由2000年的0.3册提高到2009年的0.44册。[15]从场馆数量到场馆规模,从投入力度到藏书总量,从服务能力到利用效率,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迅猛发展,只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