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的“赵占魁运动”【4】

作者:杨长春    发布时间:2015-04-01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四、赵占魁运动的成果和影响

  陕甘宁边区通过开展学习赵占魁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首先,推动了兵工厂以及边区各公营工厂工业生产的发展,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年代,不断克服了战时供给的困难,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其次,提高了职工的思想觉悟,爱厂如家、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努力生产、不计报酬的主人翁精神得到发扬,在运动中涌现了一大批赵占魁式的劳动模范,培养出一批技术熟练的工人、技术干部和管理人才。全边区80多个工厂,12000多职工在运动中经受了锻炼,绝大多数人后来在解放战争和解放后成为各方面的技术骨干与党政军领导干部。仅温家沟兵工厂在解放后就有6人担任省部级干部,50多人担任厅局级干部,而担任厂长、书记、工会主席的处级干部就更多了。第三,赵占魁运动树立了人与人之间新的关系,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尊师爱徒,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团结。第四是工厂、企业、党政部门与职工会的工作作风有了转变。党、政、工会精兵简政,深入基层,带头劳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了正常制度和责任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

  赵占魁运动不仅在各根据地内,在全国以至在国际上也有相当影响。1944年6月,由苏、美、英及国统区的记者20多人组成的中外记者团来到延安,为了使他们深入了解我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坚持抗战的真实情况,周恩来亲自安排他们到温家沟兵工厂参观。厂领导向他们介绍了赵占魁的模范事迹和开展赵占魁运动的情形。一个英国记者说:“我们这次亲眼看到工人们都像赵占魁一样艰苦创业,生产军火也用了人民战争的办法。中国人民真是不畏强暴的英雄人民,中国共产党一定能领导抗战取得胜利。我们要如实报道你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生产武器,宣传你们艰苦奋斗坚持抗战的精神!”外国记者对我们用土办法炼铁、用简陋的工具制造武器弹药感到非常惊讶,说:“真是世上罕见!”有个国民党记者挑衅地问赵占魁:“你为共产党立了功,共产党为什么不把你妻子接来?”老赵回答说:“不是共产党不接我老婆,是日本鬼子的侵略造成我们无数同胞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中国人要不当亡国奴就得一条心打日本!”最后,美国记者期坦茵紧握着赵占魁的手说:“你们是不可战胜的英雄人民,你们一定会胜利,我们在南京再见!”

  1945年9月,邓发出席了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工联成立大会,他在大会上的讲话说:“我们各解放区的工人,正在广泛开展一个新的劳动者运动,也就是1942年首先在陕甘宁边区开展起来的改造劳动态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赵占魁运动。赵占魁是一位特等劳动英雄,他不仅在生产中积极努力、有创造精神,而且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埋头苦干,始终如一。因此全边区的工人公认他是自己的旗帜,都向他看齐。”

  总之,赵占魁运动是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关怀下,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和边区总工会等直接领导下开展起来的群众运动。广大职工通过向赵占魁学习,改变了许多工人群众存在的雇佣观点、行会观点和保守落后的思想,发扬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提高了解放区职工的阶级觉悟,增强了主人翁的责任感,从而推动了生产发展,有力地保证了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物资供应。

  (韦华、永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