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的“赵占魁运动”
○杨长春抗日战争期间曾任延安工人学校组织科科长、延安兵工厂厂办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熟悉赵占魁本人以及“赵占魁运动”的情况。
○这些话给赵占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后来经常感慨地说:我在工作上做出些成绩,都是党的培养和张浩教导的结果。
○赵占魁的事迹都不是什么非常惊人的事,但他确实是“寓共产主义精神于平凡的工作中”。
○1942年12月,毛主席发出指示:“应改善职工会的工作,发展赵占魁运动于各工厂。”
○美国记者期坦茵紧握着赵占魁的手说:“你们是不可战胜的英雄人民,你们一定会胜利,我们在南京再见!”
赵占魁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特等劳动英雄。党中央、毛主席曾号召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工厂企业职工“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赵占魁爱厂如家、艰苦创业的事迹曾名扬国内外。在他的带动下,陕甘宁边区广大职工提高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觉悟,发展了工业生产,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1938年10月,我于中央党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筹委会,在张浩领导下工作,同时在抗大二大队(职工大队)一队学习并兼任抗大二大队的联络员。赵占魁当时在二大队三队学习,是我们重点了解对象。1939年3月,我同赵占魁一起调到工人学校,他在建设队学习、生产,我在组织科任科长。同年6月,赵占魁又调到边区农具厂工作。我因曾搞过兵工生产,当1942年边区农具厂扩建为温家沟兵工厂时,被派往兵工厂任厂办公室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因此,我对赵占魁同志十分熟悉,现将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期的“赵占魁运动”的情况作一些回忆。
一、赵占魁在党的培养下成长
赵占魁出生在山西定襄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2岁时就同两个哥哥一起当雇工,到十六七岁时他学会了打铁,在太原铜元厂当过壮工,近30岁时又到兵工厂当翻砂工,后来被工厂裁减,到同浦铁路介休车站当铁匠。抗日战争开始后,日寇占据了同浦铁路,赵占魁流亡到了西安。1938年初,安吴堡青训班招收有志抗战的职工,他报名来到设在陕西泾阳县云阳镇的安吴堡青训班职工大队学习。同年5月,他随职工大队到延安,在抗大二大队学习。
赵占魁起初的目的是找活干,当他和从同浦铁路同来的崔锁贵一起领到了抗大发给他们的军衣军帽时,以为是叫他们去当兵,便非常伤感地说:“人家都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过去打铁打钉的事让咱们摊上了,如今来到延安,没想到还让我们这40开外的人当兵!”他们认为自己命苦,甚至想离开抗大另找工做。这件事让当时中共中央职工运动筹委会负责人兼任安吴青训班职工大队长的张浩知道了,便找他俩谈话,耐心地对他们说:旧社会,我们工人是为了谋生打铁,当牛作马。延安是共产党领导的新社会,是工人的家。这里穿军衣的都是工人、农民和学生,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们是为了不当亡国奴而努力抗战,这和旧社会为官僚资本家当兵卖命完全不同。他还说,到延安参加革命的是有觉悟的工农,是新社会的主人,旧社会说的那两句话应当改为: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你们现在穿上军衣,在抗大学习文化、政治、军事,毕业后将根据工作需要和你们的特长分配工作,如到兵工厂去修造枪炮,这也是抗战的需要。抗战胜利后,还要建设新中国,工人阶级要成为工厂和国家的主人。张浩说服了他们安心在抗大学习。这一年的12月,他们两人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初,党中央在延安东郊桥儿沟成立了工人学校,由张浩兼任校长。抗大职工大队的大部分职工调到了工人学校。工人学校组成了以技术工人为主的建设队,其中有纺毛、印刷、肥皂、制鞋等生产组,赵占魁和崔锁贵等组成了烘炉组。他们自己动手修炉子、安风箱,很快就打出了镢头、锄头、铁勺、铁铲等用具,解决了农业生产、教学和生活的需要。
1939年6月,赵占魁和崔锁贵被分配到边区农具厂工作。临行前,张浩又找他俩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咱们是老熟人了,现在调你们去边区农具厂,你们一定要以厂为家,要把这个家当好。你们已经是共产党员了,是受过教育的工人干部,但不能把这些当成金字招牌,要做实际行动的模范。你们首先要坚持参加生产、管理生产,把工厂的生产和生活搞好,要做到名副其实的为工厂当家做主。这些话给赵占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后来经常感慨地说:我在工作上做出些成绩,都是党的培养和张浩教导的结果。
赵占魁在农具厂,先当化铁工,后来担任了翻砂股股长。他不论大事小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都以极大的热忱努力干好。由于他以厂为家,艰苦创业,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成绩卓著,多次被评为本厂和边区的模范工人和“特级劳模”。1943年他被选为代表工人的参议员,出席了边区参议会,1945年出席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1948年夏天,赵占魁作为西北工会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由于他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劳动模范,影响很大,新华社曾专门发表社论。号召全国工人向他学习。此后,赵占魁多次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他还是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劳动部副部长,西北总工会和陕西省总工会副主席,为我国的工人运动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