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一二·一”运动【11】
决策
国民党中央以关麟征的停职,枪决假凶犯等花招来强迫学生复课失败后,又阴谋组织联大教授集体辞职,逼迫云大校长熊庆来,联大常委梅贻琦下台,还准备强迫联大提前复课,云大提前放假,以釜底抽薪的办法来破坏运动,孤立运动。
12月8、9日,我同交通员王时风碰头,我详细谈了运动情况和对策,要他尽快口头报告南方局,因交通不便,他12、13日才成行。14日,我同联大第一、二支部袁永熙、许乃炯、李凌等以及市区的何志远,还有个别联系的郭沂曾等同志分别碰头,对运动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研究,12月初至“一二九”前后,联大新校舍(即校本部)参加罢联工作的学生,约为学生总数的1/3强,12月10日以来逐渐下降到1/4左右,一部分工作人员已从工作中退出,一部分在职工作人员有疲倦的感觉。不少中间派同学对运动逐渐冷淡,坐茶馆聊天,看电影消遣,成为他们的主要生活。
就整个运动看,14日前参加公祭的已达10万人次以上,占全市总人口1/3以上,捐款近3000万元。
13至15日我翻阅了最近的《新华日报》,就全国各地支援昆明的形势来看,12月9日起重庆3天公祭,成都“一二九”大游行,遵义浙大罢课一小时,运动已达高潮。12月10日以后国内各省市大规模游行、罢课消息已渐减少,各地各界捐款援助昆明罢课的单位和人数亦逐渐减少。
12月14日卢汉前往联大吊唁被难师生,《新华日报》在12月15日第二版新闻中有“卢主席招待学生代表经过”消息,报导了学生代表所提条件,卢汉对学生所提条件例如保障人身自由,赔偿损失,抚恤公葬等一一作了答复。我揣测此消息是否有倾向性,有所暗示。中央多次指示斗争策略是有理有利有节,有节,便是适可而止。我担此重任,须谨慎从事。
14、15日,我分别和联大一、二支部负责同志碰头,支部反映几日前派王汉斌、程法伋去重庆,现未返昆,群众情绪正高,目前复课,转弯太急,难于做思想工作。
了解这些情况后,我到了马市口五华坊与《云南日报》的欧根商量,我们又一同到绥靖路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找到周新民、李文宜等同志,互相交换了情况和意见。周谈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他举例说,守卫省政府大门的警卫营是警备部派的,卢汉进出时,警卫战士轻视他,当他面说,“嘿?这个大块头也当起主席来了!”卢汉向霍揆彰提出要把省政府警卫营换成保安团的。周也谈了民主人士和社会各界对运动的反映,我把当前我所考虑的问题详细地对他说了,对怎样适可而止,他提出停灵复课的意见。他说,这是老百姓的办法,被仇家打死了人,把丧停在屋里,打官司,官司不赢不出丧。
我从周新民处出来,回到福照街顺便到进修教育出版社孙仲宇处找来一本《“一二九”——划时代的青年史诗》,感到要吸取“一二九”的宝贵经验教训。
我决心按照周新民的意见结束此战役。和省工委及联大的同志碰头后,他们都同意了。1946年2月,我在重庆向南方局汇报到此时,中央青委书记冯文彬在场,他插话说,中央很关切运动进展情况,少奇同志当时曾说,是时候了,该复课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