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的西楼会议讲话与调查研究【3】
在西楼会议以前,他一直做调查研究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三次。
1961年6月27日至7月11日,陈云对青浦县小蒸公社做农村调查。这是第一次。调查时他吃住在农民家里,听取公社党委两次汇报,就肉猪特别是母猪是公养好还是私养好、农作物种植应如何安排、自留地是否需要扩大、平调退赔是否彻底以及农村商业、社办工业和手工业、粮食包产指标和征购任务等问题,召开有干部和社员参加的十次座谈会,并多次到农民家访问,了解农民养猪、种自留地、居住和吃饭的情况,还视察了集体养猪场、公共食堂、工厂、供销社和仓库。在青浦调研以后,陈云又到浙江省嘉兴、嘉善、桐乡、萧山等县和江苏省无锡市等几个县,就相同的问题进行调查。8月8日,他致信邓小平,向中央报送在青浦小蒸人民公社进行农村调查的三份报告。
1.《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报告指出,目前在养猪问题上,公私并举、私养为主的方针已经确定,但对母猪公养或私养,还没有明确规定,需要迅速解决。从调查结果看,私养母猪养得好,产苗猪多,成活率高。要多产苗猪就必须把母猪下放给社员私养,这是今后养猪事业能否迅速恢复发展的关键。
2.《种双季稻不如种蚕豆和单季稻》。这里存在着两个争论的问题:一是种不种双季稻?一是多种小麦还是多种蚕豆?农民不赞成种双季稻和多种小麦,认为这样明增暗减,得不偿失。作物安排必须因地制宜,历史上形成的耕作习惯不宜轻易改变。
3.《按中央规定留足自留地》。增加自留地,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容易提高农民积极性,不仅不会妨碍相反会促进集体生产的发展和征购任务的完成。
三个报告谈的都是具体问题,但对于进一步纠正1958年以后农业生产上的瞎指挥和“共产”风,恢复与发展农副业生产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同年10月14日到11月3日,陈云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煤炭工作座谈会。这是第二次。座谈会开始,陈云首先说明了座谈会的性质和开会的方法。他说:根据典型情况(从61个直属矿选了6个矿)找出若干问题,专门讨论。可以得出共同的意见,也可以得出不同的意见。共同的意见也不作结论。讨论中分两类问题:一类是厂矿内部的问题,一类是从部、从全国角度看的问题。工业和农业不同,必须同时考虑企业内和企业外的问题。讨论方法:先报告,再专题讨论,重点在专题讨论。从10月14日到20日,听了6个矿务局的汇报。21日,听了煤炭工业部部长的汇报。汇报时,陈云每天按时到会,总是聚精会神地听每一位同志的发言,而且把要点记下来。座谈会一开始,陈云就强调实事求是,敢讲真话。他说:座谈会要无所顾忌,左思右想,不要怕说右倾。这一番话对与会者是一个思想大解放,使大家真正做到了畅所欲言,把桌子底下的话都说出来了。煤炭部部长汇报后,陈云提出了18个讨论题目,其中包括:三年来煤炭产量上升的原因,现在的生产能力有多大?其余都是具体问题。经过讨论,陈云根据大家的意见,把三年煤炭上升归纳为4个原因:(1)增加来自老井、新井、卫星井和工程煤;(2)底子好;(3)干劲大;(4)不适当的开采(约6000万吨)。1961年煤炭下降的原因:(1)生产指标高了;(2)基本建设摊子大了;(3)因此,材料、设备分配少了,带病运转;(4)生活从1959年开始出问题;(5)管理混乱(技术革命、工具、巷道维护、各种制度)。他指出,采掘跟不上,是高指标逼的,生产指标摆在第一位,别的都同它有关。陈云说:“头几年不管什么原因总是上去了。中央、地方都积极得很。当然,首先看到问题可以改,但是也很难。通过这次座谈会,一要了解问题所在,二看综合平衡,三是研究十年八年以内的根本性问题。总结三年‘大跃进’的教训。”陈云指出,一定要算账。生产和基本建设所需要的主要设备、一般设备、辅助材料、三类污渍到底需要多少?几项材料要分别计算。以后做老实事,材料不够,可以请示综合机关,或者吃老本,或者减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是算账,一是材料和指标要一致。算账很重要,五块钱只能做五块钱的事。
11月24日到12月17日,陈云在北京饭店主持召开钢铁座谈会。这是第三次。钢铁工业和煤炭工业不同,产品品种多,生产环节多,技术要求高,和各部门联系广泛。座谈会的开法和煤炭座谈会不一样,没有先由一个个钢厂汇报,而是由冶金部统一汇报,边汇报,边讨论。冶金部副部长高扬文汇报矿山问题,徐弛汇报生产问题,刘彬汇报特殊钢试制问题。在汇报过程中,鞍钢、太钢、武钢、湘钢和包钢穿插汇报企业情况。陈云几乎天天与会,认真听取汇报并参加讨论。
高扬文汇报矿山问题,内容包括:一、矿山是黑色冶金工业的薄弱环节;二、地质资源情况;三、黑色冶金矿山概况;四、生产情况;五、矿山征税当前须解决的问题;六、矿山建设规划;七、矿石质量;八、矿山政策问题。
徐弛汇报生产问题,内容包括:一、钢铁征税的现有生产能力;二、钢铁工业发展速度问题;三、铁与钢的比例;四、铁与煤、钢与煤的比例:五、煤焦配煤问题;六、小洋群;七、26个中型矿;八、建设规模问题;九、平炉、电炉、转炉;十、几项重要的技术操作方针。
汇报准备比较充分,内容丰富,许多问题参照美国、日本、苏联、西德、英国的情况作了对比分析。对“大跃进”以来所造成的严重损失和带来的极端困难也作了实事求是的反映,并对克服困难、走出低谷很有信心。
陈云对这次座谈会很满意。在座谈会结束时他说:“过去煤炭的问题大家知道,冶金不是很清楚,这次才听到。”
我当时在《红旗》杂志社工作,领导派我出席了上述两个工业座谈会,任务是学习。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学习机会,它不仅使我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三年“大跃进”的情况和问题,而且领会了陈云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摘自:欧阳淞 曲青山主编:《红色往事:党史人物忆党史》,济南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