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的西楼会议讲话与调查研究

作者:苏星    发布时间:2015-12-31   
分享到 :

新中国成立以后,陈云曾长期主持中央财经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遭遇困难时,他曾多次临危受命,为国民经济好转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最光辉的一页,是国民经济经受“大跃进”的严重挫折以后,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经济调整措施。这集中体现在他的西楼会议讲话中。

西楼会议讲话,全面体现了他所一贯主张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受到全党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西楼会议,是指1962年2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西楼会议厅召开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会议讨论国家预算、经济形势和如何调整问题。

在这次会议以前,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已经确定了对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会根据1960年计划执行情况,对1961年的计划指标作了一些调整,其他方面的调整工作也逐步展开。这包括:调整农村政策,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网开一面(指进口粮食和出售高价商品),稳定市场;加强经济集中统一管理;制定一批工作条例……等等。但对于调整,在党的干部中认识还很不一致。有人等待重新“大跃进”,有人怕说右倾,不敢大胆进行调整,有人采取观望态度,也有人有埋怨情绪。为了集中总结经验,统一认识,中共中央于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召开了有省、地、县委书记、重要厂矿企业和人民解放军各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与会者超过7000人,因此,也叫七千人大会。会上,首先讨论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所作的书面报告,在肯定成就的同时,列举了这几年工作中发生的主要缺点和错误。缺点和错误,是在肯定“三面红旗”的前提下概括出来的,得到与会者的普遍赞同。会上,毛泽东发表了长篇讲话,主要是讲民主集中制,在讲话中对“大跃进”中出现的问题作了自我批评,并表扬陈云对经济工作懂得比较多,他的方法是调查研究。毛泽东的自我批评态度诚恳,大家听了深受感动。

西楼会议是在七千人大会以后,2月21日至23日召开的。会议在讨论中发现,当年财政预算中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赤字。这表明,经济形势的困难程度比七千人大会时的估计要严重得多。据此,周恩来提议,下决心对国民经济进行大幅度的调整。这一提议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同意。

就是在这个会上,陈云就当时的经济形势和克服困难的办法发表了精辟的讲话。会后,根据刘少奇的建议,他又在国务院各部委党组成员会议上讲过一次。收进《陈云文选》第3卷中的《目前财政经济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一文,是第二次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