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淞:關於大力弘揚黨史文化的幾個問題

作者:歐陽淞    發布時間:2012-09-26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設,不斷以思想文化的新覺醒、理論創造的新成果、文化建設的新成就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向前發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歷次代表大會,都把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設放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戰略地位加以強調。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黨的十六大報告專門部署了“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問題,十七大報告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任務。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進一步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這些在黨的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和歷史同源同流、密不可分,有歷史必有文化,有文化必有歷史。文化和歷史的融合是客觀存在的,將文化同歷史結合起來研究勢在必行。同樣,將黨的歷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來研究,開辟一個新的視角和領域,無論對於深化黨史研究,還是對於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無疑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文化”一詞,對其含義的解釋有著很大的不同。按照《中國大百科全書》的解釋,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能力和創造的成果。……廣義的文化總括人類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能力、物質的和精神的全部產品。狹義的文化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式,有時又專指教育、科學、文學、藝術、衛生、體育等方面的知識和設施,以與世界觀、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識形態相區別”。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中央領導同志在對全會《決定》稿作說明時指出: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外延非常寬泛,可以指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過程中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也可以指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過程中創造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決定》稿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出發把握文化范疇,重點研究部署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相對應的文化建設。對教育、科技、體育等領域,在與文化建設直接相關的問題上也有所涉及。根據這樣的精神,我們認為,研討黨史文化問題,主要應從精神層面把握文化范疇。
  歷史地看,任何政黨的產生和發展,都需要文化來維系和引領,都會形成自身獨特的文化特質和品格。這種文化特質和品格,就是特定政黨內在的黨的文化。它包括一個政黨在特定時期普遍奉行的一整套政治意識、態度、理想、信念、情感、價值、作風等基本取向。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高度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都注重運用文化引領前進方向、凝聚奮斗力量、推動事業發展。在這個偉大歷史進程中,形成和發展了獨具魅力和特色的中國共產黨的文化。這種黨的文化構成了近現代中國先進文化的核心內容,集中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前進方向,引領中國文化向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不斷發展。伴隨著黨的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也形成和發展了鮮明體現、充分反映黨的文化特質和品格的黨史文化。
  黨史文化反映的是黨的文化的歷史發展過程和歷史表現形態,是黨的歷史同黨的文化的結晶。黨史文化同黨的文化的聯系在於:二者都講黨探索奮斗的歷程,也都講黨探索奮斗的成果,都為黨的政治任務的完成和奮斗目標的實現服務﹔黨史文化同黨的文化的區別在於:黨史文化更多展示的是黨探索奮斗的歷程,而黨的文化更多展示的是黨探索奮斗的成果。總起來說,黨的文化更多展示的是“本然”,因而更帶根本性和綜合性,而黨史文化更多展示的是其“所以然”,因而更有縱深感和感染力。黨的文化是“根”,是“源”,而黨史文化則主要是從“史”的角度去追根溯源。從這個意義上說,黨史文化是黨的文化的一個分支。一般地講,黨史文化體現為物質、制度和精神三個層面,其中,物質文化是基礎,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對於黨史文化,我們還可以從廣義、狹義兩個方面來理解。從廣義上講,黨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黨的自身建設歷史進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黨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黨的自身建設歷史進程中所創造的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研究、運用、宣傳黨的歷史的過程和結果。我們在這裡重點研究狹義上的黨史文化。或者說,重點研究黨的思想、理論等精神層面成果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
  研究、宣傳和弘揚黨史文化是一項帶有創新意義的工作。我們這次會議將要就此進行深入研討,許多專家學者將發表精彩演講。現在,我僅就黨史文化的有關問題談幾點初步思考,與大家交流,請大家指正。
  一、黨史文化的歷史形成
  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歷史豐富而厚重,既書寫著英勇輝煌,又記錄著艱辛悲壯。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黨史文化伴隨著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以及黨的自身建設的豐富實踐而得以形成並不斷發展。
  毛澤東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鴉片戰爭以后,中華民族陷入內憂外患的危亡境地,中華文化遇到前所未有的嚴重挑戰。要爭取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兩大歷史任務,不僅需要變革政治制度、實現經濟現代化,也需要實現文化的現代化。中國共產黨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背景下誕生的。黨成立后,在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歷史進程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起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民主主義文化,承擔起了引領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重任,同時也創造了燦爛的黨史文化。在革命時期,黨史文化主要體現為“革命文化”。毛澤東同志指出:“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備﹔在革命中,是革命總戰線中的一條必要和重要的戰線。”黨正確地領導“文化戰線和軍事戰線”的斗爭,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新民主主義文化的產生和發展,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在1949年開國的重要時刻,毛澤東同志豪邁地寫道:“和中國舊的封建主義文化相比較可以被艾奇遜們傲視為‘高度文化’的那種西方資產階級的文化,一遇見中國人民學會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新文化,即科學的宇宙觀和社會革命論,就要打敗仗。”“這種中國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來說,已經超過了整個資本主義的世界。”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們黨由領導人民為奪取政權而奮斗的黨轉變為掌握全國政權的執政黨。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同志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詞中預言:“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中國人被人認為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於世界。”新中國成立后,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新型文化觀逐漸形成。它推進了黨史文化的發展,為在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証。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進程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始終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同發展,推動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形成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開辟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堅持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揚廣大人民群眾和文化工作者的創造精神,推動優秀文化產品大量涌現,豐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堅持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文化發展理念,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健康發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堅持發展多層次、寬領域對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鑒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嶄新形象和我國人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我國文化改革發展,顯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了人的全面發展,顯著增強了國家文化軟實力,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發展,開辟了黨史文化發展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