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學習型政黨建設的歷程及其特點【2】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
新中國成立之后,黨的歷史方位發生了根本變化,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執政黨,黨的歷史任務由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奪取政權、建立新中國,轉變為領導人民建設新中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在領導國民經濟恢復和各項社會改革以及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下大力氣加強黨員干部的學習教育,主要是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和方針政策、科學文化知識和管理經驗等,進行黨的優良傳統作風和反腐倡廉教育,並對全體黨員普遍進行了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的教育。黨還在全國范圍內初步建立了從中央黨校到地方黨校的干部教育培訓網,成立了有系統、有計劃地專門從事馬恩列斯著作編譯的機構即中共中央馬恩列斯編譯局,建立起一個由報刊網、通訊社網和人民廣播電台網構成的學習宣傳網絡。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提出實現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的偉大任務,努力探尋適合中國實際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在這一過程中,毛澤東明確提出“向外國學習”的方針,指出:“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用。他們的短處、缺點,當然不要學。”﹝6﹞P41他認為,即使將來我們國家強大了,也還要向人家學習,一萬年都要學習。在遭受“大躍進”運動等重大挫折和國民經濟嚴重困難面前,黨加強了調查研究工作,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強調向實際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加強黨員干部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教育,加強共產主義道德精神的學習教育。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黨的指導思想和實際工作都出現了全局性的錯誤,包括學習宣傳教育在內的黨的建設受到嚴重破壞,留下了慘痛的教訓。這一時期,黨領導下的學習活動仍在開展,尤其是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學習始終沒有中斷,但這種學習不可避免地帶有濃厚的“文化大革命”色彩。
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學習型政黨建設,既取得了許多成績,也有不少失誤,積累了成功的經驗,也有許多必須深刻記取的教訓。
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
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在此前后,鄧小平提出要善於學習、掌握和運用毛澤東思想的體系來指導我們各項工作。全黨開展了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沖破了“兩個凡是”的束縛,開始把人們從多年盛行的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的精神枷鎖中解放出來,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鄧小平多次號召全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要求全黨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一定要善於學習,善於重新學習。在這一時期,全黨認真學習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學習《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統一了全黨的思想。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黨中央號召全黨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提高政治水平,同時也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總結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並組織黨員干部走出國門,開闊眼界,學習國外先進經驗。與此同時,黨通過加強制度建設,逐步建立起干部學習考核制度,形成穩定的學習制度體系和促進全黨持續學習的長效機制,使干部教育工作開始走向正常化、正規化、制度化,使學習成為一種常態,成為黨員干部提高政治、業務水平的有效舉措、有力途徑。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推進時期,鄧小平在1982年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7﹞P3的科學命題,此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成為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主題詞,成為凝聚各族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旗幟。全面整黨中進行的理論學習和思想教育,使被“文化大革命”搞亂了的黨內思想混亂狀況有所好轉,對於進一步實現全黨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起了重要作用。這一時期,黨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任務提到戰略高度,強調黨員和黨的干部必須在精神文明建設中身體力行。鄧小平還向廣大新老干部提出了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要求,以加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強調要“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7﹞P291-292
這一時期,黨要求各級干部認真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行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教育,開展了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斗爭;大力加強干部的教育和訓練工作,使所有在編的工作人員都分批分期接受輪訓,干部的學習培訓走向經常化、正規化、制度化。干部教育培訓的內容由以往的主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為主,發展為以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方針政策和科學文化知識、業務知識為內容的綜合培訓。黨在全國形成了由干部教育主管機構、各級黨校、各類干部院校和行政學院構成的、更為完整的干部教育培訓體系。這使我國干部隊伍的思想理論水平、文化程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1989年的政治風波后,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總結借鑒世界上一些大黨老黨喪失執政地位的經驗教訓,緊密聯系中國共產黨建設的實際,按照鄧小平關於聚精會神抓黨建的要求,對黨的建設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其中包括建立健全省部級在職領導干部學習制度,組織各級干部深入學習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歷史,通過崗位培訓、知識更新補缺培訓和大、中專學歷教育等方式,大力開展干部的科學文化知識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
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后,黨的建設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黨中央號召全黨同志要努力學習,各級領導干部更要帶頭努力學習。“最根本的是要學好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同時要努力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知識和有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基本知識,還要學習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特別是近代史和現代史。”﹝8﹞P146
在中央的推動下,一個學習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熱潮在全國興起,同時還開展了學習黨章的活動。黨的十五大后,全黨全國掀起學習和研究鄧小平理論的新高潮。中央制定了《1996年—2000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重點對進一步深入學習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了部署。中央連續舉辦了兩期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學習鄧小平理論和十五大精神研討班,黨的領導人帶頭學習。縣以上各級黨委採取黨校培訓、黨委中心組學習、講師團輔導、理論研討班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有效形式開展學習。有關方面還舉辦了不同層次、多種專題的鄧小平理論研討會。
黨在這一時期,圍繞著黨的歷史任務,不斷探索和回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把一個什麼樣的黨帶進2l世紀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在思想理論建設方面採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堅定不移地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強調弘揚馬克思主義學風;編輯出版黨的領導人著作,為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提供基本教材;以舉辦紀念活動、座談會、研討會,發行音像制品等形式,推進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在領導干部中開展“三講”活動;在農村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中央領導集體堅持集體學習,連續開辦法制講座,帶頭學法,樹立法治理念,推進依法治國,為全黨作出了表率。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的全黨學習活動,成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黨全國順利實現工作重心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轉變奠定了思想基礎,保証了黨所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昂首跨入21世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