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學習型政黨建設的歷程及其特點【3】
四、新世紀新階段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
當歷史車輪駛入新世紀時,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進一步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成為中國共產黨必須解決好的兩大歷史性課題。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並在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第一次提出要“努力建設學習型政黨”。2007年召開的黨的十七大,再次強調“要按照建設學習型政黨的要求”,提高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此,我國先后出版了一批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相關理論學習讀本、關於理論和社會熱點問題的通俗讀物,啟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堅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制度,帶頭學習;舉辦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並形成機制;開展了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輪訓和縣委書記、縣長參加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培訓。黨中央相繼頒布《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2006—2010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不斷提高。黨還先后建立了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中國延安干部學院以及大連高級經理學院等,干部教育培訓的基礎建設和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等均取得重大進展。這一期間,相繼在全黨開展的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使廣大黨員干部受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教育。一個以學習型政黨建設帶動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高潮逐步興起。
新世紀新階段,世情、國情、黨情發生的深刻變化,使黨的執政面臨著新的課題。黨要經受住長期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要成功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2009年召開的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大命題和重大任務,對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作出戰略部署。在新形勢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說到底是要不斷把握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關鍵是要堅持科學理論指導。因此,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中央要求必須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於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並且提出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建設學習型黨組織這四個重要著力點。
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大命題和重大任務的提出,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在學習型政黨建設方面的一個重大進步。它賦予黨的學習以更深的內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強調把學習作為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要特征,作為黨組織活動的重要內容,作為黨員干部的重要標志;更加強調把學習作為整體性要求,作為全黨的共同責任,要求全黨學習、全員學習;更加強調學習是一個長期過程,要把學習制度化、機制化、規范化。這反映了黨在自身建設方面的與時俱進,反映了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提高和黨建工作的創新。
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大戰略任務提出之后,全黨從中央到地方,迅速掀起了學習的熱潮。中央有關部門向全黨分批推薦學習書目,專家學者解讀理論重點和社會熱點問題,廣大黨員干部抓緊讀書學習,各種讀書學習活動如讀書會(班)、主題講壇、專題講座、理論研討、在線學習、晨會夜校等有聲有色、如火如荼。十卷本《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五卷本《列寧專題文集》、《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等相繼問世,一大批反映黨的理論和實踐以及眾多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著作出版,為全黨提供了基本的學習資料。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在高校培訓干部工作,促進高校更好地為科學發展和干部成長服務,中組部和教育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建立和規范高校干部培訓基地的意見》,確定北京大學等13所高校為首批全國干部培訓高校基地,這使全黨的學習培訓教育有了更多的平台。一個新的學習熱潮正在全黨興起,並由此推進了學習型社會建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