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學習型政黨建設的歷程及其特點【4】
五、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的歷史特點
學習是一切進步的先導,是求新求變的起點。中國共產黨靠學習立黨、靠學習執政。縱觀黨成立90年來的實踐,我們可以看出,一部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進行創造性學習、創新性實踐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學習型政黨建設90年的歷史,呈現出諸多鮮明特點。
(一)學習目的非常明確,學習的目的全在於運用。中國共產黨不是為了標榜學習而學習,學習的目的全在於運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目的,在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立場觀點方法運用於中國實際,不斷探索和回答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以引導黨所領導的事業不斷前進。根據各個時期黨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的需要,刻苦學習,不斷進行新的創業,這是中國共產黨的一條寶貴經驗。黨通過不斷學習,保持和發展先進性,不斷提升黨的領導和執政能力;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通過不斷學習,增強黨員意識和黨性修養。圍繞實現黨的歷史任務而開展的學習,對於保証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起了重要作用。
(二)學習內容非常豐富,主要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同時也學習一切有益的東西。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一項主要任務和主要內容。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探索和回答的首要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經過長期的學習、研究和實踐,黨逐步認識到: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理論特征;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斗都應致力於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9﹞學習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學習馬克思主義崇高的社會理想以及關於這一理想的基本原則,學習馬克思主義致力於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鮮明的政治立場,學習馬克思主義關於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不斷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學習馬克思主義,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而這個實際,就包括不斷發展變化的世情、國情和黨情。因此,要了解時代特點、天下大勢、國際環境和形勢的變化,了解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學習世界上的先進經驗、方法、管理、科學、技術;要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及其經驗教訓;要正確認識和把握中國的現狀;要學習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
(三)學習的基本方法是理論聯系實際,要做到有的放矢。堅持和弘揚馬克思主義的優良學風,這是學習的根本要求。學風問題,是改造我們的學習、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第一個重要的問題。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從根本上說有兩種對立的態度:一種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的態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其核心是強調理論要聯系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強調學習不僅是為了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而且是同黨的思想路線,同黨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三大作風的要求是一致的。另一種是脫離實際的主觀主義的錯誤態度。毛澤東在延安整風時期提出要改造我們的學習,強調應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為指導的方針,禁止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20世紀70年代以后,黨在實踐中進一步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要求人們根據它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不斷結合變化著的實際,探索解決新問題的答案,從而也發展馬克思主義本身。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同時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但也要始終反對以教條主義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必須以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前提,否則就會迷失方向,就會走上歧途,而堅持馬克思主義又要以根據實踐的發展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為條件,否則馬克思主義就會喪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堅持下去。
(四)學習的路徑並非一條,而是多種多樣。學習,當然離不開書本等承載知識的介質。讀書是人生成長進步的階梯,也是一個政黨氣正風清、保持和發展先進性、不斷提升領導和執政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學習的途徑絕不僅是讀有字之書,而是包括研讀各個方面的無字之書。歸納起來,主要的學習路徑有四條:一是從書本中學習。由於書本上的知識是前人經驗的總結,是系統的科學知識,因此,讀書無疑是相對較短時間內獲得較多知識的主要途徑。二是從實踐中學。要懂得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的規律,就必須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或親身體驗,在改革中“摸著石頭過河”、“殺出一條血路”,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從而揭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客觀規律,以增強工作的預見性、自覺性。三是從歷史中學習。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歷史的發展反映出一些規律,把握這些規律,就能使黨的工作盡可能做到科學化。四是從自己所犯的錯誤中學習。無論哪一種學習,都不如從自己所犯的錯誤中學習來得快,因為錯誤和挫折從反面教訓了我們,使我們比較地聰明了起來,我們的錯誤就會少犯一些。前車之覆,后車之鑒。糾正錯誤,工作就會做得更好。我們不僅要在總結成功的經驗中獲得提高,而且要在汲取失敗的教訓中獲得進步。
(五)學習的形式不拘一格,豐富多彩。中國共產黨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學習形式。從個人主動學習,到各級黨組織組織黨員干部集體學習;從利用一段時間集中學習,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經常性的學習;從創辦各級黨校、干部學院,到成立各種學會、研究會等;從舉辦學習論壇、研討會、讀書會、知識競賽,到開展調查研究,進行參觀考察、召開各類座談會;從出版圖書、發行期刊,到開辦學習網站、進行在線學習;從不同時期的整黨整風運動,到新時期的“三講”活動、先進性教育活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黨內不斷開辟新的學習陣地,搭建新的學習平台,創造新的學習形式。黨還通過建立學習組織、進行分層分類指導、實行領導帶頭學習等舉措,使黨內學習獲得多方面的保証。鑒於人類已進入全球化、信息化時代,黨內學習開始借助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拓展學習空間,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3﹞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江澤民.論黨的建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9﹞胡錦濤.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R﹞.2003-07-01.
來源: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