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經驗【4】

作者:尤國珍    發布時間:2014-07-18    來源:北京黨史
分享到 :

四、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創新經驗

改革開放35年來,黨領導公共文化服務事業歷經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發展文化產業兩個歷史階段,逐步實現了從計劃體制到市場體制的艱難轉型,並最終基本形成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協調發展的新局面,較大地改變了我國社會的文化面貌,基本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概括而言,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創新經驗主要有四條:

一是黨領導公共文化服務事業必須遵循經濟與文化互動關系原理。按照馬克思主義關於經濟基礎與作為上層建筑的社會文化之間的互動關系原理,社會文化是經濟基礎的反映,經濟領域的變化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社會文化領域的變革,雖然社會文化的變革會比較滯后和緩慢。黨在領導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注重建立起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社會文化體系,包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將精神文明建設對物質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充分發揮,實現經濟與文化的協調發展。

二是黨領導公共文化服務事業要把公益性放在第一位。福利性是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生命。黨在領導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過程中,必須確保對公共文化服務的財政投入,尤其是對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要加大財政傾斜的力度。沒有充足的財政保障,很難實現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黨領導公共文化服務事業要注重“軟硬兼施”。公共文化服務事業既包括思想文化層面的“軟”內容,也包括場館設施等“硬”內容,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沒有優質、健康和科學的“軟”內容,“硬”內容再強大也毫無作用﹔沒有暢達完備的“硬”內容,“軟”內容同樣很難為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從而威力大減。既重視思想文化層面的“軟”內容,又重視場館設施等“硬”內容是黨領導公共文化服務事業實現迅猛發展的重要經驗。

四是黨領導公共文化服務事業要注重制度建設。制度建設是一個建立制度、遵守制度並在實踐中檢驗和完善制度的動態過程。黨在領導公共文化服務事業過程中,始終高度重視制度建設,逐步形成了較為系統完備的文化事業管理制度,其中又包括很多種具體的制度,如公共圖書館制度、基層“兩館”制度、各類文化機構的組織登記制度及其所得稅課征制度、公益性文化團體的經營制度等等,有效保証了公共文化服務政策的可持續性,很好地促進了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發展。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對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認識、領導和推動,緊緊圍繞基本國情來展開,實現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事業從自發狀態向自覺狀態的歷史飛躍,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積累了寶貴經驗,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借鑒。

[1]劉彥釗、孫鑫亭:《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藝的綱領——學習鄧小平同志第四次文代會<祝辭>及其他》,《中州學刊》1987年第6期。

[2][3]《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211-212頁。

[4][10]毛少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政策的轉型與重構》,《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2009》,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43、45-46頁。

[5]《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頁。

[6]陳鳴、胡杏:《我國文化事業管理制度改革30年回顧》,《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2009》,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頁。

[7]《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頁。

[8]張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文化建設的基本歷程和基本經驗》,《陝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5月,第25頁。

[9][11]《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求是》1996年第21期。

[12]謝晶仁:《社區文化建設新論》,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105頁。

[13]《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中國文化報》2005年12月13日。

[14]《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人民日報》2007年6月17日。

[15]《全國公共圖書館基本實現全覆蓋》,《中國文化報》2011年1月10日。

(作者單位: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